企業充電站

第230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後疫情時代 品牌如何提升商業價值

 

後疫情時代 品牌如何提升商業價值

 

「與品牌相比,管理層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品牌形象不就是畫個漂亮的LOGO與好的包裝設計?」「品牌再造?這是行銷部門該做的事,跟我們業務團隊沒有關係。」「品牌管理只適用大公司。」企業內品牌的掌舵者是否常常遇到上述主管的質問和同仁的誤解?講座包括如何建構一個成功的品牌、疫後打造品牌的數位溝通方式、國際與台灣成功案例分享。適合對象為行銷業務主管與企業品牌的掌舵者。

 

時間:2022年1月7日 14:00~17:00

地點: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2樓之1

報名費:單人票600元

 

 

品牌必知!加個零的網紅開團全攻略

 

品牌必知!加個零的網紅開團全攻略

 

為什麼今年網紅都開始開團了?如果2020年是Podcast元年,2021年肯定是團購元年。團購的現象行之有年,會被拿來作為廠商的救命符,與受到疫情與iOS 14隱私政策的原因,廣告成本越來越貴有關。因此在2021年,作為創作者或網紅接業配的頻率變少了,團購則起來了。如果你現在手上有品牌,打算走開團路線,可以先透過這堂課,充分了解如何跟網紅接洽、分潤方式以及協助網紅開團,進一步有機會獲得雙贏。

 

時間:2022年1月12日 19:00~22: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三段92號(兆基商務中心建北館)

報名費:早鳥票1,980元,雙人票一人1,800元。

 

 

個人版策略地圖工作坊 帶你完成2022年度目標

 

個人版策略地圖工作坊 帶你完成2022年度目標

 

我們常把憧憬的目標或生活樣貌掛在嘴邊,卻忽略目標其實有大有小,需要的資源也各不相同。在企業當中常使用策略地圖這個工具,具體化達成目標的實踐路徑,當把個人放入策略地圖來思考,就可以真正落實目標與理想計畫。透過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實際現場講解策略地圖如何應用在個人目標設定,並透過具體模板與範例,一步一步將短中長期的目標實踐計畫展開,實戰導師、社群激盪、策略模板一次滿足。

 

時間:2022年1月12日 19:00~22:00

地點:高雄市前金區五福三路63號11樓

報名費:體驗票150元,線下票450元。

美國Colby農場主人的風範

丹尼爾攝影
第230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美國Colby農場主人的風範

本期呈現的是阿丹拍攝的美國紐約州Colby農場系列照片之二。這個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家族農園,傳承至今已由第七代主人當家。

畫面中彎身跪下的正是第七代主人羅伯特‧科爾比(Robert Colby),他正仔細檢查剛犁好的豆田中所播下的種子是否安妥。自羅伯特當家以來,大力引進了現代化的農場管理與技術,讓農場的生產效率與規模不斷提升。

低下頭的羅伯特雖不見其面貌,但見他一身牛仔勁裝,左胸口袋上鏽著農場名稱「Colby Homestead Farms」,右胸前則是自己的名字「Robert」。這身頗為紳士的裝扮讓人印象深刻,也顯露出主人對自家農場與自身工作的無比尊重。

雖然,這般美式作風和東方農家風情大異其趣,此情此景依舊讓人聯想起唐朝詩人李紳的著名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走進表演現場 說故事是好生意

走進表演現場 說故事是好生意
第230期 2022年1月5日

表演藝術的新現場

 

文⊙曾允盈

 

 

 

說到因為疫情影響面臨嚴峻考驗的產業,不能不提到現場喜劇表演。

本期封面故事受訪者之一的「故事工廠」,曾在零演出、收入歸零,無法負擔固定支出的情況下,公開尋求各界贊助,10天募得142萬;另一組受訪者「達康.come」的阿達與康康,是台灣現場喜劇表演的代表組合,他們也必須靠存款和YouTube頻道的廣告收入支撐理想。

全世界的表演被迫停擺,再度讓線上直播、線上收看議題浮上檯面。

表演藝術者始終都深信「線上觀看」無法取代「現場體驗」,也擔心線上發展影響民眾走進現場的意願,線上商業模式的收費機制也並不健全。但是現實環境打擊,不少表演者都在思考如何另闢「新現場」,創造新的體驗。

阿達和康康屢次提到台灣娛樂產業在多媒介上的局限。國外的線上演出分兩種,一種是把劇場作品拍成影像作品,表演時攝影師會走上台,透過鏡頭近距離看到細節,必須在演出前規劃好攝影的動線。另一種是日本的商業劇場,例如「2.5次元舞台劇」,是一個用舞台劇的手法表現2次元作品的劇場,表演現場有觀眾,也有電視轉播或錄下來在電影院播放。

台灣的表演藝術或可師法美、日,除了網路和現場,還有更多不同媒介值得嘗試。舞台越多元,娛樂型態將有越多可能,也將越有影響力。

被譽為最美台劇的《茶金》播畢,在2021年末稱霸各大影音串流平台,不看就跟不上話題了!不僅劇情、美術引發討論,歷史背景、故事原型全都是焦點。《看》雜誌也邀請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理事長方燕玲會計師,以《茶金》為例聊聊現實中的企業經營與傳承。

《茶金》拍攝場景位於新竹縣北埔鄉,劇中主角們說著一口海陸腔客語,也掀起了觀光效應。北埔鄉長莊明增開心地對媒體表示:「遊客回來了!」可以想見在即將迎來的年節假期,北埔也將成為闔家出遊的新選擇。

 

2022年2月1日適逢傳統新年,《看》雜誌維持一年11期慣例,231期將順延至3月5日出刊。

恭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虎年福虎生風!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品牌廣告的設計原則基因生活出版提供

財經觀點

全球焦點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南京大屠殺講課引發的走火爭議何清漣

GOODS

GOODS風味點綴 香草小盆栽文☉李士霆 圖☉Adobe Stock

生活風格

影像故事狂風山口 馬駝鹿山環線Day3(上)文、攝影⊙方世宇
劉惠宜專欄人生調理機文、攝影☉劉惠宜

馬國拿督鄭博見回顧2021 預言未來將有能源荒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第229期
編輯整理︱櫻子
近來以預言聞名的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突然宣布不再定期發布預言影片,而是改以玄學教育頻道問世。他宣告在人心險惡的大環境下,將本著初衷,以良知警示世人,把真善美帶給大家,繼續影響更多的人向善、保護地球生態,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撥亂反正。

今年4月不幸染疫,與鬼門關擦肩而過的鄭博見,人生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細數2020年一一應驗的19個預測,包括:新冠疫情、全球停頓、經濟衰退、世界性大裁員、物資短缺、大蝗蟲害、美國大暴動、美國總統大洗牌、政局變天、年尾疫情反彈、全球轉戰網路、印尼客機墜海、破紀錄洪水災、愛琴海大地震、極端天災、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等。

此外,他回顧自身2021年的預測也大部分都應驗了,包括有:4至6月Delta超級變種病毒席捲全球、恐怖主義捲土重來、動物瘟疫、網路系統大癱瘓、駭客入侵、下半年真相被揭曉、美國撤軍阿富汗、大國背叛承諾和合約、海地總統遇刺、大集團失信違約、東南亞和北方國(英國、俄羅斯、中國北方)疫情大爆發、多國發生反政府暴動、歷史性熱浪、水與風的極端天災、超級森林大火等。

他曾預言所有災難都與水、風和氣流有關,而他戊戌十月的預測也大多準確,正如七月分的世界變天,德國、比利時、中國河南、印度、日本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洪災,還有龍捲風、颱風、熱浪等等,都與他的預言相應;八月分馬來西亞、日本、瑞典首相、德國總理、幾內亞總統等國家領袖也都陸續下台。

他並指稱,今年辛丑年是走「山火賁卦」,山火由下燒上,下半年仍走火勢外,火勢還會異常猛烈;多國森林大火、大陸連環大爆炸等都應驗著「山火賁卦」的威力。

而明年1月其實是一個分水嶺,明年2月分才能見到一絲絲曙光,明年底才可能恢復較為正常的生活。他又預測世界在2024年走動盪的「九火運」,將會發生能源荒,並長達二十年之久,世界也會發生天翻地覆的大變化。不過,他提醒,從2022到2024年間也不安穩,基本都要面對天災人禍、經濟和國際紛爭等重大問題。

鄭博見強調,他僅以「推測」某件事發生的能量,可能性較強的他才會選擇性發布,以正能量出發,為世人發出警示,也未必一定成真。

但這一切的一切,依他所見,也只不過是在重複著人類文明被毀滅的歷史,人類必須反躬自省,在世紀災難前、在絕境中,用善念去解決,知命用命、提升正能量和運勢。亂局已經成形,人類早已迷失在虛假的世界裡,失去了赤子之心;人心扭曲、世界變質,而地球也生病了,上天將以不同的方式審判,包括大自然的極端天災和新病毒的肆虐。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前因後果,請相信自己心中的神,努力用善念把絕境解除,才能為世界種下希望的種子。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微塑膠微粒威脅!如何選擇安全飲用水?

瓶裝水不適合日常飲用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第229期
雲中君
水對我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重要,幫助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代謝人體廢棄物。那麼,您喝對水了嗎?您知道甚麼樣的水最適合人類飲用嗎?

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生存的三大要素。我們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全人類賴以生存的飲用水都受到了微塑膠汙染

從紐約到新德里,全世界水龍頭中流出的自來水都含有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小塑膠顆粒。這是位於美國華盛頓一家公益互聯網通訊社(Orb  Media)調查研究的結果。

當家中的自來水經檢測發現含有微塑膠物質之後,生活在厄瓜多基多市的61歲居民諾羅納(Mercedes Norona)說:「這很糟糕。或許這樣說有些誇張,但是水中含有這些東西真的令人恐懼。」最近的調查結果表明,微塑膠不僅汙染了海洋,也汙染了淡水源、土壤和空氣。這次研究再次表明,全球人類賴以生存的自來水管道的水源,都含有微塑膠。

令人憂心的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對全球五大洲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其中83%的自來水含有微塑膠成分。主要是檢測自來水中是否含有微塑膠,只要水中有極少的塑膠纖維,檢測結果就會呈陽性。這項研究沒有說明可能的毒理學發現。換句話說,17%的樣品不含任何塑膠成分,而且是沒有一點塑膠纖維。

儘管如此,調查報告的作者警告說,如果合成纖維存在於自來水中,它們也可能存在於食品中,例如:麵包和嬰兒食品。專家們估計,它們來自合成纖維紡織品、地毯和家具。然而不清楚的是,這些塑膠纖維是如何進入自來水管道的,以及對人體健康有哪些風險。

風險究竟有多大

專家們認為,進入人體的塑膠纖維也可以汙染環境。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說,動物實驗清楚地表明:「是塑膠釋放了這些化學物質,而消化道中的條件,甚至可以加速其釋放。」

微塑膠研究員兼網絡通訊社Orb  Media的調查負責人馬森(Sherri Mason)說,塑膠也使動物世界受到影響。她列舉了一些調查數據,她說:「有足夠的理由對此感到擔憂。如果說微塑膠給動物造成汙染,我們又怎麼能相信,塑膠沒有給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呢?」香港教育大學的環境科學家林柯芬(Lincoln Fok)說,目前人們對這一問題還不清楚。「有關微型塑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

充滿塑膠的世界

如今人類飲用的所有自來水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塑膠纖維。紐約川普大廈內的川普燒烤餐廳的自來水中,檢測到的微塑膠含量與印尼雅加達的自來水檢測結果相同。瓶裝飲用水和家庭中經過過濾的純淨水中,都含有微塑膠。

在美國,自來水中的塑膠含量沒有限制,但是歐盟規定自來水不能含有其他雜質,儘管如此,自來水都含有塑膠纖維。來自美國和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自來水採樣中,含有微型塑膠顆粒的水樣占94%;在新德里有82%的自來水採樣含有微塑膠,烏干達坎帕拉的水樣占81%,雅加達占76%,基多占75%,歐洲平均占72%的自來水採樣含微塑膠。

負責在貝魯特採集自來水水樣的水利工程師哈瓦(Hussam Hawwa)說:「這項調查只是觸及了表面,不過該調查似乎已經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市售瓶裝水大多不適合作為日常飲用水

根據美國飲料市調協會(Beverage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調查,美國有超過40%的市售瓶裝水,其實只是自來水而已,就是用一些淨化水質的方法,比如:加氯消毒處理過的水。這些瓶裝水裡面,含有超過2萬4千種以上的環境荷爾蒙,還有一些致癌物等等。

瓶裝水公司用很多過濾方法來處理水質,比如:離子交換、逆滲透、蒸餾或電解等等。但無論你的水來源是哪裡,用哪種方式淨化的,它最終的產品型式是一樣的,一瓶一瓶的瓶裝水,但這水已經不是原來的水了,它的分子成分組成跟原來的水也已經不一樣了。

其實瓶裝水最大的壞處是,它在消毒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比如:三鹵甲烷、鹵乙酸。添加氯來作為殺菌劑,通常可以殺死一些可能導致傷寒、霍亂、痢疾等傳染病的微生物。為甚麼消毒過程會產生毒素呢?因為水淨化過程通常使用氯來消毒,而氯容易跟水源中的一些有機物,如:腐敗的樹木等有機質,發生作用。

瓶裝水中通常含有下列的有害物質,如下:

1.雌激素:這通常是從醫師的處方箋而來,而處方箋通常跟國家的新生兒政策有關係。 2.一些醫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化學物質。 3.重金屬,如:水銀等。 4.一些生化廢棄物。 5.氟化物。

過濾後而未經加熱的山泉水是最佳飲水

在為自己或家人選擇水的時候,你最先需要看的參考是pH值。飲用水最佳的pH值是介於6.5~7.5之間,通常這樣的水我們叫作「中性水」。一般市售的蒸餾水通常太酸,而鹼性水則太鹼。

其實作為人類的飲水,山泉水是最好的選擇。山泉水可能是地球上最適合人類喝的水了。山泉水的pH值通常是7.8左右,它比一般大部分的水都要偏鹼一點。但根據研究,比較偏鹼的水有助於人體代謝一些酸性物質,和中和酸性體質。人的體質中性或偏鹼一點,可以對人體產生更多的能量,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在此提供一個全世界都可查詢的很棒的網站──FindaSpring.com,可以免費查詢家裡附近的山泉水來源。

一般家庭到山中裝山泉水,大都是開著車,車上載20公升的空桶子,一次載著10桶、20桶這樣,載一次可以用兩星期或一個月。優質的山泉水,喝起來有甘甜的感覺,而且礦物質含量豐富,無論是泡茶,還是作為飲用水,都是很棒的選擇。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逼商表態 鉅額開罰台商遠東集團

第229期
劉世民

【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黃曆過年,海外的台人紛紛規劃返鄉,卻傳有台商抱怨,2年未入境,依法規定會被除籍,影響近20萬人,大家近期問候語已變成「你被除籍了嗎?」11月29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對此澄清,戶籍遷出非除籍,入境便可辦遷入登記。此外,遠東集團最近被中國當局開罰大約4.74億元人民幣,對此,有的台商表示,越有錢則越危險;還有台商建議,國民黨應該善用其在中國人心中好感,助中國人反抗極權,早日推展中國民主化。

內政部說明,出境後若不便於2年返回,只要入境後手持中華民國的護照或者入國證明文件,即可由本人、委託他人或戶長來辦理遷入的登記,政府對相關權益也都有因應的措施,以確保海外國人的權益。

據報導,台商林豐淵(化名)為赴中投資的最早一批,產業分布中國大陸多省。林說,中共就是流氓,「沒技術時,對台商連哄帶騙,等到你的東西他們會了,吃乾抹淨、用完就甩,還要扒你最後一層皮。」「就算你是鴻海郭台銘,結局也一樣,目前沒出事的,只是中共現在還需要你,哪天沒用了,也同樣被拋棄。」

林豐淵分析,中共的逼商促統並不會成功,逼迫遠東表態僅讓台人更討厭。林直言,中共暗示遠東「台獨金主」是「藉口」,主要目的是「趕走你」;第二層用意為挑動藍綠鬥爭,煽動台人內亂。「還有人天真以為,徐旭東就是支持台獨才受到懲罰,不支持台獨就沒事了,根本大錯特錯!」「他也捐國民黨,怎不說他支持統一呢?」

林豐淵稱,「至於說遠東違反法規,這理由更可笑」,眾人皆知,即便處處守法,可沒配合中共「潛規則」就通過不了檢查。他舉百貨業例子,「一年沒10萬人民幣『孝敬』百貨主管,櫃位會被藉故刁難搬離精華區,損失裝修費與客群,但問題是這些(黑)錢、帳怎麼做?在中國大陸做生意,根本沒有一間公司帳目經得起查的。」不賄賂穩死的,可賄賂就留下把柄,讓中共未來需要時辦你。

林也談到親身經歷:「(因為)換了市長推新政,要趕走化學工廠,但政府不想違約賠錢,於是以環保為由,說你不合標,千方百計趕走你。」

林豐淵強調,在中共治下賺錢,就如韓劇《魷魚遊戲》,任憑影武者殘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跟中共打交道,「現在沒事,那只是收割你的時間還沒到」,中共的心態是「你沒肉他不咬你」,遠東賺錢,它就咬了。

下一個被中共罰的會是誰呢?林豐淵提及,第一、「要看你還有沒有錢」,「越有錢越危險」;第二、沒能力離開的人,只好續當鴕鳥,「能撈就撈」,但容易被取代,早晚被祭旗。「所以肯定還會有人遭殃,不管台商、外資、中國大陸民企,都會被共產黨洗劫。」

林豐淵最後還強調,中共不會讓民眾有錢,因為民眾會想要人權,先整窮百姓後稍微給點飯,人民還感恩戴德。所以「共同富裕」是假濟貧、真劫富,人民邁入「共同貧窮」卻餵飽中共。林最後說,「經濟崩潰是極權垮台前兆」,中共不僅挖老百姓錢,也挖大型企業資產,種種現象顯示中共沒錢了。

台商劉董(匿名)則表示,中共哪句承諾有做到?對待中共流氓「應該要寸步不讓」,所以朱立倫言論太軟弱,猜測或有人在中共那裡得好處,不然便是認為可以獲得承諾,不敢得罪。「覺得民進黨不好可以用選票下架它,如果讓共產黨統治,你能推翻它嗎?」

他進一步剖析,中共擅長挑動群眾去鬥爭,因此汙衊台灣「反中、反華」是讓中國大陸老百姓去仇視台灣,其實中華民國是「反共不反中」。「國民黨在大陸人民心中還有一定地位」,為何不趁機告知大陸老百姓關於中共的邪惡,而非親共,可惜國民黨沒做。台獨或統一是中共設定的陷阱,唯有解體、消滅中共,中國大陸民主化後,才能理性討論、實現。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中國紙尿褲生產商行銷重點轉向老年人

中國老年人相較於嬰兒人口比例增加,紙尿褲生產商將生產重心轉向老年人。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第229期
唐飄
隨著中國老年群體的不斷增長和嬰兒群體的不斷減少,紙尿褲生產商開始考慮將生產重心從嬰兒用品轉向老年人。這一轉變將影響全球一些最大的消費品集團的行銷和生產。

【看中國記者唐飄編譯】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此前有預測稱,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總數將達到3.65億。按目前的人口趨勢計算,這將相當於全球第五大國家。

紙尿褲生產商、分析師和投資者都表示,到2025年,中國成人紙尿褲市場可能會超過嬰兒市場,這突顯出人口和社會轉型的步伐。

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加籐俊(Jun Kato)表示,鑒於嬰兒紙尿褲市場「幾乎沒有增長」,而成人市場增長速度比較快,可能很快超過嬰兒市場。

在中國,這一趨勢與10年前日本的情況類似,當時日本嬰兒紙尿褲的銷量超過成人。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研究顯示,2020年中國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老年人。而30年後,這一比例將達到四分之一。

分析師和投資者表示,為了應對這種人口結構變化,中國最大的紙尿褲和衛生產品銷售商之一──嬌聯(Unicharm),近幾個月在行銷方面悄悄轉型。

知情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家總部位於東京的公司首次將更多的行銷預算用於成人紙尿褲,而非嬰兒紙尿褲。另一名駐東京的消費品分析師表示:「嬌聯在營銷方面,正在轉向那些不大說話、不喜歡談論產品的消費者。」

不過,嬌聯拒絕證實廣告預算的變化,但一位發言人表示,與之前的促銷政策相比,該公司不再積極投資於中國嬰兒紙尿褲市場。

該發言人補充說,自去年以來,該公司在成人紙尿褲的推廣上增加了投資。

去年,中國成人紙尿褲市場規模不到10億美元。里昂證券預計,未來短短8年,該市場將增至160億美元,到2040年可能會增至300億美元。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美聯準認通脹非暫時性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第229期
看中國訊

【看中國訊】美國國會11月30日就頑固的高通脹及新的病毒變體Omicron,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舉行聽證,美聯準(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稱,美國通脹可能不是暫時性的。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鮑爾和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11月30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作證。

鮑爾在證詞中表示,近日在南非發現的這種變體有加劇供應鏈中斷的風險,供應鏈中斷已導致今年通脹意外飆升,同時也可能抑制勞動力供應。

鮑爾承諾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他們有信心通脹會實現2%的長期目標,並且勞動力市場達到能使就業最大化的條件。但現在通脹處於31年以來的高位,而且美聯準首選的通脹指標是其2%目標的兩倍多,給美聯準的承諾帶來了壓力。

由於美聯準正在考慮何時將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上調,就業市場疲軟和通脹持續升高,將使美聯準難以實現目標,造成一系列艱難的政策權衡。

新的病毒變種讓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更多美國人更長時間觀望,可能促使美聯準認為工資和價格壓力可能比最初預期的更加根深蒂固。

鮑爾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將增長5%,但指出新變數對經濟活動和就業構成下行風險,並增加了通脹的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32國取消中國貿易關稅優惠

32個國家正式取消對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政策。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第229期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
12月1日,歐盟成員國、英國和加拿大等32個國家正式取消對中國「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簡稱GSP)關稅優惠政策。從此,中國外貿出口商品將會受到影響。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12月1日起,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斯登等國家已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目前仍保留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只剩下挪威、紐西蘭及澳大利亞。

此前中國海關總署10月27日發布「關於不再對輸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斯登等國家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表示,根據《普遍優惠制原產地證明書籤證管理辦法》,海關總署決定,自2021年12月1日起,對輸往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斯登等,已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國家的貨物,海關不再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中國海關總署表示,普惠制不是永恆的。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發達國家必然會取消對其的普惠制安排,並稱中國從多國普惠制「畢業」,「『畢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意味著一種『成熟』。」

新華社12月1日報導稱,發達經濟體可以給予發展中國家普惠制等關稅待遇,發展中國家也可相互給予優惠待遇。在這個待遇中,給惠國可以根據受惠國的發展情況等,適時取消,也就是「畢業」了。

美國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這種說法是「自欺欺人」。他此前對美國之音表示,32國對中國取消普惠制關稅將給中國帶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雙重打擊,中國再想重新進入這個市場,面對了一個非常大的壁壘。

香港時事評論員蕭若元此前評論此事,笑言「中國終於平視世界,不再是發展中國家」,而失去「普惠制」關稅優惠對中國而言「非常非常大鑊(嚴重)」。例如中國與歐盟2020年的貿易增長4.9%,達6495億美元,中國首次躍居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取消普惠制後,中國輸往歐盟的產品關稅會大幅上升。然而東南亞製造業國家,如:越南、印尼等國家依然享有優惠關稅,這樣會促使中國企業生意更艱難,對中國貿易有毀滅性的打擊。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政策解讀文章,普遍優惠制度,簡稱普惠制,是發達國家(給惠國)對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受惠國)出口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優惠制度。

自1978年普惠制實施以來,先後有40個國家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其中大多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如:歐盟成員國及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中國也積極利用普惠制擴大向發達國家的出口貿易。

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這次歐洲多國取消對華關稅優惠待遇,會影響一些毛利低及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這些受影響的工業產業,或將加快遷移其生產基地至越南、非洲等地。曾志超說:「衝擊最大的就是毛利很低的產業,像是紡織業,或者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今天有了這個關稅變動之後,低毛利或低技術的產業、高勞力密集的產業就會移轉得更快。」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看雜誌第230期

NT$128

走進表演現場 說故事是好生意

無論舞台劇或喜劇,走進表演藝術的現場,就像進入魔幻的空間,帶給觀眾即時的感官體驗。然而走下舞台,幕後的管理工作,演出的基本開銷,則是藝術創作者無法忽視的難題。「故事工廠」與「達康.come」除了娛樂觀眾,也向後進者演繹了如何讓說故事成為一門好生意。

==============================

「故事工廠」千萬票房推手林佳鋒 談藝術創作背後的秩序 ☉謝平平

搞笑作為一門生意 漫才組合達康.come 以娛樂觀眾為業 ☉曾允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