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企業升級之路

數位轉型 企業升級之路
第220期 2021年2月5日

摸著石頭渡河

 

文⊙曾允盈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浪潮早就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推動眾人前進。不僅因為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後,不少企業成長趨於遲緩,大多數產業利潤逐漸萎縮,加上2020年又遭逢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迫使企業加速推展數位化,不論為遠距上班導入線上會議工具,或為搶攻線上購物商機跨入電商領域,唯有擁抱數位轉型,才能踏上經濟成長之路。

數位轉型指的是結合數位科技與既有營運模式,更新內部作業流程、升級組織結構並提供客戶新的體驗價值,透過數據分析、社群行銷、電子商務等方式蒐集來自用戶的重要資訊,成為一個以顧客體驗為核心,且持續轉型的組織。

為求導入科技及驅動數位能力,包括組織與文化、人才與能力、數位策略與執行、科技與工具、數據管理等幾個面向中,其中「組織文化」被多數企業認為是推進數位轉型最大的限制因素。《看》雜誌本期封面故事所採訪的數位轉型個案之一的大漢家具,是一家33年的傳統家具行,總經理暨二代經營者蕭翊弘很有遠見,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改善企業內部流程,包括鼓勵員工創新與學習、提振員工士氣和提供大量創新技術訓練與培育,且長年來不斷進行,才能讓每一位員工有效跟上數位轉型的腳步。

蕭翊弘也提及,許多企業在部門整合或組織整體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常疏於照顧文化層面的發展,導致無法成功轉型。

值此變動年代,不論新創或非新創企業都在談數位轉型,以追求企業未來的「生存空間」。簡言之,零售業重在虛實整合的服務內容、金融業必須降低交易成本、製造業必須看準市場需求、媒體業必須跨頻道經營分眾等。當然,數位轉型沒有最佳解法,且數位技術工具千變萬化,唯有經營者與每一個員工都能深入了解市場環境與產業狀況,然後謹慎判斷,才能不斷地摸石頭過河,朝理想的數位轉型目標邁進。

 

2021年2月11日適逢傳統新年,《看》雜誌維持一年11期慣例,221期將順延至4月5日出刊。

恭祝各位讀者:牛轉乾坤、好運犇放!

封面故事

看台灣

旅人視野懷想美國總統林肯陳荷
活動櫥窗活動櫥窗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忘記文案術,把讀者放在心上經濟新潮社提供
每月選書忘記文案術,把讀者放在心上經濟新潮社提供

看中國

看世界

看論壇

GOODS

GOODS年菜×吉祥話文☉楊櫻淑 圖☉Adobe Stock

看生活

邊走邊看府城走春 普濟燈會點亮元宵文、攝影⊙楊櫻淑
週六徹夜談我看電影《她們》(下)劉惠宜
品味古時尚一窺古代權力的形狀 故宮展出「南薰殿帝后像」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影劇放映室《綠光》之後 走出孤獨李智鳴

看雜誌第220期

NT$128

數位轉型 企業升級之路

台灣中小企業的製造實力和營運彈性,在全球競爭中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在數位化的時代,卻通常缺乏在網路上的曝光。武漢肺炎疫情不只重創觀光產業,也威脅全球產業供應鏈。占台灣企業比例高達98%以上的中小企業,應該如何重新調整腳步,跟上全球數位轉型的速度?

==============================

 企業走上雲端 數位轉型怎麼做? ☉曾允盈

及早數位布局 大漢家具以客製化開拓市場 ☉楊戎真

改變與顧客對話方式 豐聖大理石點亮企業品牌 ☉楊戎真

京盛宇「 一杯茶的獨享時光」 免費體驗品味手沖茶的獨特魅力

京盛宇攜手陸希傑CJ Studio設計團隊,完美演繹出生活禪意的茶空間。
編輯部

歷經2020年嚴峻的疫情挑戰,世界紛紛擾擾的此時,能夠沈靜心靈與自己對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新年初始之際,京盛宇邀請大家來到門市,享受「一杯茶的獨享時光」,靜靜地感受這杯茶融合的自然與人文的美好價值,轉化成勇氣與信心在生活中繼續前進。

2021年1月1日起,於京盛宇台北永康概念店、新竹大遠百兩間門市,展開「一杯茶的獨享時光」免費體驗活動,以30分鐘打造一場美好的台灣茶體驗。挑選出共15款獨具特色的台灣茶,從阿里山烏龍、東方美人、白毫茉莉、桂香包種、小葉紅茶、金萱茶、不知春、梨山烏龍等,分門別類給予不同色彩的風味識別。這場有趣的體驗中,不用先認識茶名,只要從顏色直覺挑選,就會選出您的命定台灣茶品。

像色彩占卜一般有趣又好玩的環節,15款風味完全不同的熱茶任意挑選,更能近距離感受,專業服務人員為您手沖一杯真正台灣茶的過程。以紫砂壺現場手沖,結合燒杯、天秤的科學感元素,將傳統的茶文化,透過現代的方式呈現。觀看茶藝師沖泡的過程,充滿儀式感的氛圍,接著品一杯好茶,讓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寧靜。

京盛宇

以色彩直覺選茶,接著紫砂壺手沖,最能呈現台灣茶的細緻美好滋味。

京盛宇2

「一杯茶的獨處時光」門市免費體驗活動開跑。

「一杯茶的獨處時光」免費體驗活動

京盛宇邀請您來到門市享受一杯茶的獨處時光

新的一年回歸初心,沉靜心靈與自己對話

品味 來自心中的寧靜

 

活動時間:2021年1月1日起至6月30止

活動地點:京盛宇永康概念店、新竹大遠百門市

活動辦法:加入Line@好友,免費獲得茶體驗兌換卷

百貨時尚選品店正夯 臺灣設計師品牌L’ARMURE前進BELLAVITA

L’ARMURE服飾品牌獲選為臺北時裝週的BELLAVITA選品店
編輯部

2020在疫情的影響下,臺北時裝週不畏疫情,在時尚舞台精采獨秀!近年來崛起的「選品店」,主張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及價值感,要再次體現出「選品」、「策展」能力。今年臺北時裝週特別與貴婦百貨BELLAVITA合作,將入選21AW臺北時裝週的品牌齊聚一堂,並進駐台灣最高級百貨公司,以2021年最新時尚單品打造選品店,可望成為新一波潮流。

在百貨密度最高的信義區,客層區隔鮮明、集客力強,業者無不絞盡腦汁創造市場差異化,其中有百貨業者成功打造,從生活體驗提供品味感受的風格選品店,藉著向消費者訴說故事的獨特魅力集客。以BELLAVITA寶麗廣場三樓空間為例,網羅了臺北時裝週品牌進駐策展,將於1月25日~3月31日作為期間限定選品店,展售一系列值得關注的臺灣設計師品牌。

根據臺灣設計師品牌之一的L’ARMURE品牌公關Duke表示:「2020年疫情影響,人們待在家的時間拉長,今年設計概念以舒適、居家為主,更加入代表活力的亮色系於系列中,象徵光明與希望。此外,作為獲選為臺北時裝週的BELLAVITA選品店,我們挑選以LIFE, SPORT等單品來滿足全日穿搭的需求,期許在合理的價格內提供質感好的服飾給真的喜歡L’ARMURE的客人。」

因此,BELLAVITA寶麗廣場集結了眾多設計師創立選品店,而這回主題重點之一,更藉由強調追求機能時尚、規律運動、注重外在形象且嚮往美好生活的氛圍吸引目標客群,同時也能與其他百貨區隔客群,降低搶客的煙硝味。

百貨業者整合風格鮮明的設計品牌突破市場限制,為期約兩個月期間限定選品店,精心規劃了以文化創意、簡潔設計的流行趨向空間,提供與以往不同的全新體驗,透過服務和氛圍,讓上門的客人猶如觀賞了一場生活美學展覽般的視覺饗宴,打破品牌籓籬。

 

2021 TAIPEI FASHION WEEK X VOGUE

活動期間:自1 月 25 日至 3 月 31 日止

展出地點:BELLAVITA 3 樓

 

1/25 武漢肺炎疫情資訊更新

哨子先生

我知道禮拜一總是容易鬱悶,尤其新聞又不停播報桃園醫院的群聚感染持續擴大,大家都很緊張、很不安,我知道。越是這樣的時刻,大家越要冷靜,保護自己,勤洗手戴口罩不要出門群聚。還沒,我們還沒失守。

全球確診人數:9910萬

全球死亡人數:213萬

 

前十名國家數據

美國:總確診2500萬人,死亡人數41.7萬

印度:總確診1070萬人,死亡人數15.3萬

巴西:總確診882萬人,死亡人數21.6萬

俄羅斯:總確診366萬人,死亡人數6.7萬

英國:總確診362萬人,死亡人數9.7萬

法國:總確診305萬人,死亡人數7.3萬

西班牙:總確診250萬人,死亡人數5.5萬(前進兩名)

義大利:總確診246萬人,死亡人8.5萬(前進一名)

土耳其:總確診243萬人,死亡人2.5萬

德國:總確診214萬人,死亡人數5.1萬

---補充數據---

日本:總確診36.2萬人,死亡人數5,063

韓國:總確診7.5萬人,死亡人數1,349

 

疫情的壞消息

1. CNN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賴瑞金因感染武漢肺炎住院治療三週後,不幸於23日逝世,享壽87歲。

2. 原訂於2021年第一季交付歐盟27國8000萬劑新冠疫苗的製藥大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23日宣布由於其中一個歐洲供應鏈廠商出現問題,導致產能減少60%、現在只能交付3100萬劑的疫苗。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歐盟衛生專員基里亞凱德斯(Stella Kyriakides)在推特上大表不滿。

疫情的好消息

捷克的犬隻訓練中心發現藉由犬隻來偵測武漢肺炎病毒,準確率可達95%。芬蘭研究團隊也正使用相同採樣方法,利用犬隻在赫爾辛基機場進行篩檢,發現犬隻偵測病毒的準確率近乎百分之百。

疫情重點國家

紐西蘭

防疫優等生紐西蘭24日通報境內出現數月以來第一起武漢肺炎社區感染案例後,且感染源可能是她防疫旅館同層樓的另一名返國旅客,紐西蘭衛生部長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今日受訪時,證實這名患者感染的是南非變種病毒。

德國

德國24日起強制民眾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與購物時配戴醫療用口罩,商店和學校繼續關門到2月中,官員預期最快到夏天生活才會恢復正常。衛生部長斯帕恩(Jens Spahn)24日宣布,德國政府將斥資約4億歐元,採購20萬劑研發中的「REGN-COV2」抗體雞尾酒療法,是全球第一個採用實驗性療法的國家,這個療法在去年10月時治癒了染疫的美國總統川普。

法國

法國政府的武漢肺炎病毒疾病政策首席醫療顧問戴佛西表示,由於新的變異病毒株在境內傳播,法國可能需要第3度封城。他說:「這是關鍵的一週,政治人物必須做決定。」

挪威

挪威政府22日發現多起變種病毒感染案例,且感染源不明。當局立刻在23日將限制程度提高為「紅色警戒」,頒布疫情發生以來最嚴格的禁令:關閉奧斯陸等10個市的商店、購物中心與挪威國家酒局(Vinmonopolet)等營業場所,餐廳只能提供外賣服務。目前只有提供民生必需品的超市、藥局、加油站得繼續營業。

美國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首席副主任舒查特(Anne Schuchat)表示由於目前武漢肺炎變異病毒已從南非開始向外擴散,因此將禁止近期到訪過南非的非美國公民入境,30日起生效,另外也將對最近去過巴西、英國、愛爾蘭和歐洲26國的外籍旅客恢復入境禁令。

此外,22日傳出總統就職典禮中維安隊伍內爆發群聚感染,至少150人染疫。華府官員不願透露更多細節,僅表示按照目前狀況,部隊的確診人數仍會持續增加。

拜登上任第一天做了甚麼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隨著川普的優雅下台,以及一波波陰謀論疑雲中,拜登與賀錦麗在20日正式就任,成為美國第46屆正、副總統。拜登上任後,隨即簽署17道行政命令、備忘錄和信函等,其中有9道是推翻前總統川普的命令。

拜登表示,這些新的行政命令和措施,目的在對抗武漢肺炎疫情、氣候變遷與種族議題等三大挑戰。

拜登推翻的9項川普時期命令為

1. 中止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並指派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弗奇(Anthony S. Fauci)為代表團主席。

2. 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3. 取消90億美元的「基石輸油管延長項目」(Keystone XL pipeline)。

4. 撤銷川普用來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1776委員會,並指示相關機構確保種族平等。

5. 人口普查應該包含非公民。

6. 取消針對數個穆斯林國家的旅遊禁令。

7. 中止川普先前針對非法移民的擴大執法。

8. 停止美墨邊界築牆工程。

9. 指示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現代化監管審查,並撤銷川普政府時期的監管批准程序。

不過拜登的這個舉動卻也在幾小時內惹火鄰國加拿大,原因是他為貫徹自己的「綠能政策」,推翻了川普批准加速和加拿大的「基石輸油管」建設計畫,影響到加拿大的能源出口政策,讓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也立馬表態「很失望」。對此,新任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首場白宮記者會上透露,拜登會在22日和杜魯道進行通話,可能針對「基石輸油管」計畫協商。

另外拜登新簽署的行政命令包含:發起「全民戴口罩100天」挑戰、成立武漢肺炎應變協調組織、對於無法繳房租民眾延長執行驅逐令期限、減輕學貸負擔等。

川普一下台 中共立馬制裁28名官員

就在拜登宣誓就職的當下,中國外交部立刻發表聲明,宣布將制裁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28名官員,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前次國務卿克拉赫、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及博爾頓、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史達偉以及曾到訪台灣的前衛生部長阿扎爾、班農等。

中國外交部控訴他們「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也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受到中國制裁的28名美國官員家屬也被禁止入境中國和香港、澳門,關聯企業、機構也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四年過去了,世界又彷彿回到了歐巴馬剛卸任時的模樣,中共仍然繼續利用西方世界的規則,打著「政治正確」或「公平自由」的名義,把歐美各國吃得死死的。主流媒體也繼續使用無限擴張的權力,霸凌相反立場的政治人物,尤其《紐約時報》這幾天完全無視媒體道德,連發數篇文章羞辱前第一夫人梅蘭妮亞、蓬佩奧,酸爆才剛卸任的總統川普。網友直接嘲諷:「紐時跟中國外交部倒是合作得天衣無縫。」

變種病毒持續擴散,台灣疫情進入關鍵期,接下來世界會變得如何?我只能說,天佑美國,天佑台灣。

要疫苗還是兄弟?土耳其面臨的「維吾爾難題」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在1月14日,以電視台直播方式,公開接種來自中國科興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
土耳其總統府提供
哨子先生

武漢肺炎疫情越演越烈,近日又出現變種病毒株擴散全球,大家都擔心變種病毒可能影響疫苗效果。在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施打疫苗刻不容緩。上個月確診病例忽然飆升數倍的土耳其也正與時間賽跑,希望在2021年6月前完成七成施打率,達成群體免疫。

然而購買疫苗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近日土耳其向中國政府購買疫苗所引發的政治問題,正好證明這點。

北京拖延疫苗時程 施壓土國會通過引渡條約

土耳其政府在11月25日宣布已向中國科興(Sinovac Biotech)採購五千萬劑武漢肺炎疫苗,強調「12月11日開始接種」,但12月10日改口,表示首劑疫苗將在「3、4天內到貨」。

等到24日,土耳其衛生部又公告,首批300萬劑疫苗將於27日晚間從中國出貨、28日送達,然後27日當晚又在推特上發文,原定28日送達的中國疫苗,因北京海關出現武漢肺炎病例,將會「延遲一兩天」送達。

疫苗抵達之日從12月初延到12月底,一延再延,一改再改。

在這樣微妙的時刻,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忽然在12月26日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引渡條約》,過沒幾天,首批疫苗在31日清晨送達首都安卡拉。

過於巧合的時間點,讓反對黨和維吾爾人權團體深感不安,擔心土耳其政府是不是利用引渡維族難民向中國政府換取疫苗出貨。

這樣的擔心並非無的放矢,這就要談到近年土耳其政府面對北京當局時,越來越搖擺的「維族難題」。

土耳其迫於經濟因素 暫時放生維族兄弟

維吾爾人和土耳其在血緣上同屬突厥民族,同文、同種、同宗教,雙方一直有密切關聯,彼此間也以「兄弟之邦」互稱。土耳其也被新疆維族人視為逃離中共迫害的避風港,根據專家估計,目前土耳其境內有超過5萬名維族人。

一開始,土耳其人對於有著悲慘命運的維族兄弟,多是張開雙手擁抱接納,廣發移民證。因為同文同種,維族人在融入土耳其社會時並沒出現太大問題,走在伊斯坦堡大街上,隨時可造訪維族餐廳,來點經典新疆菜如大盤雞或新疆拌麵,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2016年土耳其發生政變後,總統艾爾多安(Recep Erdogan)在國內展開大規模鎮壓,因此受到西方世界批評。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基里斯奇(Kemal Kirisci)認為,從前急於「脫亞入歐」的土耳其,在艾爾多安不願改善民主法治、與西方世界交惡的情況下,只能轉向中國政府尋求經濟援助。

土耳其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的駐美代表厄爾斯坎(Yurter Özcan)同樣認為,目前土耳其經濟狀況危急,當局急需向中國尋求經濟援助,這讓土耳其政府在維吾爾人權議題上,立場轉向保守。

引渡條約將成為迫害新疆流亡者的新手段

這次備受爭議的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引渡條約》,土中兩國早在2017年就完成簽署,雙方國會卻遲遲沒有認證批准,雖然艾爾多安2019年4月時就提請國會大國民議會(TBMM)表決,但大國民議會遲遲沒有批准。

為何北京當局會選在土耳其政府購買疫苗的時機點通過引渡條約,根據土國政府內部不具名人士透露,土耳其的疫苗訂單為北京施壓帶來談判籌碼,在收到土耳其議會將通過引渡條約的「正面承諾」後,北京方面才大動作批准。

流亡到土耳其的維吾爾人擔憂,北京將利用提供經濟利益影響土耳其政府,再運用條約羅織罪名引渡維吾爾異議人士,達到北京的政治目的。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艾莎(Dolkun Isa) 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中國政府可能以反恐為由,將維吾爾人非暴力與合法的日常行為定義成刑事犯罪,並以此逮捕關押他們。」大部分維族人都認為,基於土耳其政府現階段多方面皆有求於北京,「批准條約恐怕只是時間遲早的事。」

維族議題成兩國互動敏感詞

面對各界質疑,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嚴正否認疫苗和維吾爾議題之間的關連性,強調安卡拉截至目前都拒絕北京的引渡要求,因此上述條約不代表土耳其今後「會將維吾爾人交給中國」。

一名不願具名的土耳其外交官員告訴《德國之聲》,土耳其與中國簽署的引渡條約符合國際法的相關規定,他認為將兩國的引渡條約視為中國用來迫害維吾爾人的工具,是「非常偏頗」的思維。他強調:「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擁有決定是否核准這項引渡條約的權力,這是土耳其國內一貫的做法。」

中東新聞網《Al-Monitor》也引述政府內部消息人士的看法,認為北京現在試圖利用「疫苗外交」在全球建立盟友,這時觸及維族人權議題對北京來說並非明智之舉,以疫苗換維族人的說法,有點過於武斷。

無論如何,現在經濟每況愈下的土耳其政府,實在沒有多餘力氣在維族議題上和中共起衝突,加上面對疫情壓力,安卡拉當局急需穩定民心。總統艾爾多安特地在1月14日透過電視直播他施打中國疫苗的過程,藉此降低大眾對疫苗效力的疑慮。

至於「維族兄弟」的未來?早就排在艾爾多安的待辦清單上不知道第幾頁去了。

1/18 武漢肺炎疫情資訊更新

哨子先生

 

禮拜六的一場深夜記者會,讓台灣的疫情氣氛忽然緊繃起來,桃園某間醫院的院內感染,目前已造成3人染疫,指揮中心表示要繼續觀察是否達成群聚感染,目前醫院劃分區域、進出管制,疫情控制中,不考慮封院。

一樣老話一句,勤洗手、戴口罩。

 

1/18 疫情更新

全球確診人數:9500萬

全球死亡人數:203萬

 

前十名國家數據

美國:總確診2390萬人,死亡人數39.7萬

印度:總確診1060萬人,死亡人數15.2萬

巴西:總確診846萬人,死亡人數20.9萬

俄羅斯:總確診351萬人,死亡人數6.4萬

英國:總確診336萬人,死亡人數8.8萬

法國:總確診291萬人,死亡人數7萬

土耳其:總確診239萬人,死亡人2.3萬

義大利:總確診237萬人,死亡人8.1萬

西班牙:總確診225萬人,死亡人數5.3萬

德國:總確診204萬人,死亡人數4.6萬

---補充數據---

日本:總確診32.5萬人,死亡人數4,261

韓國:總確診7.2萬人,死亡人數1,249

 

日本

疫情持續延燒,東京都17日新增1592例確診再度新高紀錄,另外全境重症患者總共972人,同樣創歷史新高。首相菅義偉1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擴大緊急狀態適用範圍,有11個行政區處於緊急狀態管制。此外,全面禁止外籍商旅人士入境,同時暫停對中、韓等11國的「優惠待遇」,除非有特殊狀況者,才能另外申請入境。

中國

東北疫情不斷擴大,中國政府上週正式通報一例石家莊的死亡案件,專家認為考慮到中國疫情的不透明,背後應該有更多死亡病例。其中吉林省一間養生館爆出無症狀感染「超級毒王」,在16日造成81人感染後,17日再新增確診62人與該名帶原者相關,已波及當地共143人。

阿根廷

阿根廷政府表示境內已經發現首例感染英國變種病毒病例,這種病毒出現在一名去年12月底從英國抵達阿根廷的男子身上,但他並沒有任何感染症狀。當局上週已開始禁止夜間活動和超過10人以上的集會,並停止從英國直飛的班機。

疫苗進度

目前美國疫苗供應出現需求缺口,歐洲的疫苗也因為交貨延遲,施打時程不斷延後中。衛生專家擔憂,若疫苗分配不夠廣泛、快速,可能會讓病毒有時間變異。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 (Soumya Swaminathan)認為2021年底前不太可能達到群體免疫,這至少需要全球70%的人民都接種疫苗。

桃園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 大小玩童暖寒冬

「老玩童公益百場社區巡演」團長曾祈全(右一)與懷德執行長曾文義(右二)。
編輯部

1月16日,位於桃園的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迎來幾十位平均年齡80歲的阿公、阿嬤,與育幼院的小朋友載歌載舞,譜寫「老玩童與小玩童奇遇記」。

寒冬中溫暖的陽光露臉,來自高雄的阿公阿嬤不畏遙遠路途,搭了五個多小時的遊覽車前來。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的小朋友身穿阿美族傳統服飾,表演原住民舞蹈迎賓,動作整齊劃一,充分表現孩子的自信與朝氣。較年幼的孩童背誦《禮記‧禮運大同篇》,演唱歌曲,臉上洋溢笑容。高齡長輩身穿和服大展舞技,老少和樂融融,充滿「希望、愛與傳承」的精神。

1

2

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孝敬父母、尊師重道,懷德秉持「教育自己、孝順父母、教育父母」的觀念培育小朋友。「老玩童公益百場社區巡演」團長曾祈全老師說唱逗趣:「記得那一年我們曾經18歲過。」他對著育幼院小朋友說:「有一天你們也會80歲,但是今天年齡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有一顆愛人、助人、善良的心,還有不打烊的心。」

活動在〈隱形的翅膀〉歌聲中結束,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執行長曾文義簽下公益百場社區巡演紀念旗,並承諾為「老玩童公益百場社區巡演」第一百場的演出做開場秀,讓育幼院小朋友見證不分年齡、不分地方、不分身分,每個人都能在他人的需要裡找到自己的價值。

人體祕密的另類商機

編輯部

近來掏(採)耳的清理服務,開啟了新藍海,傳統古法採耳技術加上科技日新月異,採耳師行業未來性備受看好,別擠入百萬年薪行列。人體祕密成了市場另類商機,就連身體私密處也成為藝人、網紅間保養小心機的最新潮流。

看似普通的掏耳行為,有著大大的學問和錢潮,採耳師的專業掏耳技術,清潔耳朵之餘,還能賦予身心靈放鬆的療癒感受。放眼坊間,開始有SPA館結合專業掏(採)洗耳丶耳道堵塞清潔保養的服務,更出現專門掏(採)耳的工作室,為美容護膚產業創造另一生機。此外,掏耳也吸引許多YouTuber獻出初體驗,無懼鏡頭拍攝讓掏耳師大膽拍攝,滿足觀眾的窺探之心,更間接帶動掏耳熱潮。只要師傅手藝好,便不愁沒有生意。

人體是既複雜又簡單的構造,其中私密處保養近年崛起。少了用心照料,含苞待放的花朵恐怕未開先凋零。要照護健康,消除異味,就從私密舒適圈的淨味防禦開始,「偶像劇女神」周曉涵及Albee范乙霏也曾透露,會代言私密防護噴霧、保健食品,是因為認為魅力女人味應該是內到外散發。也因此讓保健食品近期於網路上竄紅,光私密香保健品便占了總營收七成以上,商機不容小覷。

專業掏耳師能搔到癢處又不傷害耳膜的功夫,緩解現代人壓力大的困擾,也讓他們的職業「錢」景可觀。同時女性力量崛起,重拾身體自主權,大方購買私密保健食品,讓知名電商網購業者PChome、松果購物、樂天市集、屈臣氏及康是美等都設置私密保養專屬購物區,顯示出私密商機背後潛藏的市場正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