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2024北海道地方創生考察團」 開團,掘金北海道揭密日本地方創生成功方程式

商研院「2024北海道地方創生考察團」掘金北海道,揭密日本地方創生成功方程式。商研院提供
曾允盈

為因應地方經濟衰退挑戰,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將於9月2日至6日籌組「2024北海道地方創生考察團」,這是一次獨特的學習與交流機會,藉由一連五天的實地考察和交流,推動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文化與經濟合作,為地方創新注入新的動力。

「2024北海道地方創生考察團」擁有五大目的,包括1. 促進台日食飲文化產業的交流合作;2. 學習日本的經營模式;3. 強化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4. 觀摩地方創生實踐;5. 提升企業的獲利與業績成長。參與團員將有機會觀摩北海道食、飲文化產業,學習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以及經營模式,洞察日本市場的商機。

考察團將帶領參與者深入日本北海道,探索當地成功的企業經營模式與行銷案例,並學習如何活化地方經濟,將這些寶貴的知識轉化為台灣地方創生的動力。帶領參與者深入北海道,品味美食、體驗文化、拓展商機,並將享用米其林星級午餐與酒莊配餐,體驗北海道的精緻飲食文化。本次參訪的企業品牌包含:IBIC Foods食品Satudora Holdings藥妝日本職棒北海道火腿隊SECOMA食品加工北海道葡萄酒莊日本酒上川大雪酒造Nikka威士忌酒莊等,進行深度見學與交流。

商研院(CDRI)王建彬院長表示,此次考察團旨在支援企業進入日本市場,引入高品質日本產品,觀摩成功行銷案例,了解日企成功秘訣,並促進台日產業合作的潛在商機。由於受邀的日本知名廠商參與不易,本團名額有限,欲報名從速。

偉喬生醫雙北擴2據點,創新研發中心進駐汐科,打造細胞株開發中心

偉喬生醫在雙北新增兩處據點,8/1於汐科創新研發中心舉辦開幕茶會,董事長莊詠鈞(前排左三)與執行長鄭又瑋(前排左四),邀請合作夥伴與專家共襄盛舉。偉喬生醫提供
曾允盈

「未來五年內,在奈米抗體(VHH Service)領域,我們要做到亞洲第一!」偉喬生醫從臺南總公司奠基,經過一年多規劃,正式插旗北部成立兩處據點,除了在北市中山區打造細胞株開發中心,創新研發中心也正式進駐汐科,並於8/1熱鬧舉辦開幕茶會,邀請合作夥伴與專家共襄盛舉。

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坦言,早在2016年就有類似架構想法,只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實踐,之後會堅持核心理念「Lead the way, Blaze the way.」繼續在相關領域開創道路,將耕耘12年的技術能量帶來北部,為更多企業提供服務,「尤其在奈米抗體(VHH Service)的創新研發,今年合作夥伴就超過680種項目,超過三成進度順利,希望都能完成目標,五年內做到亞洲第一!」莊詠鈞表示,公司致力於生物性原料開發,先從在地化開始,進一步大量穩定供應,另外也持續開發免疫分析平臺、精進能力,同時繼續拓展體外診斷試劑(IVD)以及生物製劑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並建構認證品質。

開幕茶會現場邀請許多重量級貴賓與合作夥伴,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林柏松教授致詞時表示,見證偉喬生醫「十年磨一劍」相當感動,也讚許團隊堅持不懈的精神,並具有智慧和宏大願景。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暨北醫附醫內科部副部長方德昭教授則強調,偉喬研發出〝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Leadgene〞Indoxyl Sulfate (IS) ELISA Kit)相當不容易,將其普及和大眾化很重要,造福許多腎臟病患者,使其獲得更多照顧,「如果以打世界盃比賽來比喻,這真的是臺灣之光!」

偉喬生醫目前產出至少500種以上的產品,獲得超過8項專利,擁有創新技術開發,以及製造高品質蛋白及抗體試劑的能力。未來提供客製化一站式服務,將擴及細胞株開發領域,透過新型自動化儀器「C. STATION」,囊括液體處理模組、數據分析、培養箱等設備,並由機器手臂處理樣本,大幅降低生物製劑的製造成本,只需傳統實驗室的五分之一。生德奈生物科技執行長蔡承翰也期待,北部合作的細胞株開發平臺,在相關設備陸續進駐後,未來能共同創造臺灣奇蹟!

 

乘風破浪航向太平洋 賞鯨:一場自我挑戰的行程

▲一場乘風破浪、自我挑戰的花蓮賞鯨美麗行程。遠方海上的黑點為弗氏海豚群。
第258期
文、攝影⊙靜容

年近耳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不再是學生時代作文簿上經常套用的文章開頭,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感受。歲月,果真如「梭」。

「錯過」或「行動」,往往在選擇的當下就指向兩個不同的遠方。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可能今生都不會去做;有些夢想,現在不追,可能永遠是夢幻泡影。

「0403花蓮大地震」後,振興花蓮經濟方案多箭齊發。答應同事一起賞鯨的邀約,成就了一場乘風破浪、自我挑戰的美麗行程。其實,「賞鯨」從來不在我的人生清單,優惠價格雖是一個誘因,但真正讓我這個懼水又怕暈船、膽小如鼠的人願意突破心防、自我挑戰,跨出從陸地到海洋的一大步,源自於一個改變的契機。

 

「百岳畫家」曾文彥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山旅孤行」素描展。

▲「百岳畫家」曾文彥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山旅孤行」素描展。

 

參觀曾文彥「山旅孤行」畫展有感

專科同學群組中,收到「百岳畫家」曾文彥將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山旅孤行」素描展的訊息。在當今視覺藝術展覽已從傳統媒材轉向裝置藝術、觀念藝術發展之際,寫實風格的精細素描展難得一見。而在登百岳的艱辛中,承受身體極限、面對心靈孤寂,與大自然共生共榮,所淬鍊、激盪出的生命經驗與藝術創作,精彩可期。

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曾經共聚一堂,藝海築夢。30多年歲月悠悠,畢業後各奔東西,為生活奮鬥,難得的是多數同學依然懷抱著對藝術的熱愛,堅持至今。如今,同學畫展會場就成了大夥兒聚會的最佳地點。

 

曾文彥在他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前留影。

▲曾文彥在他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前留影。

 

老友相見,分外開心。文彥熱誠地分享近況、介紹畫作,並在他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前留影。熱愛登山的他,在2021年初完成高山百岳縱走的行程,並以兩年時間用炭精筆仔細描繪出十多年來的爬山歷程,每一幅作品都搭配文字描述,完整記錄當下的心境。仔細品讀,感受到超越作品以外,還有更深的意涵。畫家筆下的山景、情境,激發展場觀者的人生體悟,共同譜寫出作品的意義和生命力。

踽踽獨行,無邊的孤獨與無盡的遠方,彷彿是一場人生的修練。文彥如此敘述:「爬山是為了沉潛——尋覓一處安靜的地方;拍照是為了思念——留下眼前所思的那一幕;書寫則是一種收納——梳理自己的想法,並對照人生。山,從下往上看,總是充滿敬畏;但若是從上往下看,則盡是一片撫慰了。」「過程中,歷經艱難險阻,只為能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有一個「百岳畫家」同學,真令人驕傲。當我仔細觀賞,繞了展場一圈,心想我這輩子「一岳」也登不了,真是太遜了。忽然,像發現新大陸般,興奮地指著一幅太平山「見晴古道」的作品告訴文彥:「我去過這裡!」他微笑地問我走了多久啊?「我坐遊覽車到步道口,走一小時。」只能自嘲,好歹也沾上「一岳」的邊了。

山林裡處處風險,文彥成功挑戰「百岳」目標,唯一遇到的山難事件,卻不禁令人唏噓。他說,一位山友即將完成百岳夢想,但年紀漸長,體力日衰,希望盡快達標。山中氣候變幻莫測,一行三人相約爬奇萊東稜,到達山口已是一片雪白。衡量爬東稜需七天六夜,得在雪地搭五天帳篷,而地上的溼氣會上升,不利關節健康。大家決定就近在山屋住幾天,改爬奇萊北鋒。

因隔天天氣很好,一行人輕裝出發,年紀大的這位山友體力不支,很慢才爬上山。下山時,文彥便和另一位山友一前一後保護他的安全。當時積雪很厚,最安全的方法是踩著前面人的腳印行走,但這位年長山友每踩一步都很吃力,遂自己改道繞過小丘,走另一條路線下山。不料,脫隊後卻墜崖身亡。意外來時猝不及防,事故烙印在文彥心中,讓他對生命的無常感慨極深。

有夢就去追 改變自己生命不留遺憾

「賞鯨」是許多遊客到訪花蓮的重點行程之一。身為土生土長的花蓮人,我卻不敢出海賞鯨,也不曾擁抱過浩瀚的太平洋。回顧大半輩子,由於個性上的拘謹、畏縮、害怕變動,我總是按部就班,踩踏著重複的腳步,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維持固定的生活模式。因此,我想,此生只能用崇拜的眼光看著文彥的「百岳」桂冠,為他喝采。

那麼,我自己呢?習慣畫地自限、追求安定的我,餘生是不是願意做點改變,勇敢一些,放膽去嘗試、體驗一下以前不敢做的事?儘管「賞鯨」似乎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對我而言卻是一項挑戰。

雖說「夕陽無限好」,黃昏卻已臨近。當身邊親友一個一個離去,面對未知的明天,有一種不知道生命何時落幕,應該及時把握的警覺。告訴自己:「人生苦短,有夢就去追!」不要留下太多「來不及」的遺憾。

 

花蓮漁港充滿濃厚南歐建築風情的「向日廣場」。

▲花蓮漁港充滿濃厚南歐建築風情的「向日廣場」。

 

大夥兒帶著愉快的心情,穿上救生衣,出發!

▲大夥兒帶著愉快的心情,穿上救生衣,出發!

 

與鯨豚有約 勇闖太平洋的自我挑戰

賞鯨豚當天,清晨5點多,迎著晨曦來到花蓮漁港充滿濃厚南歐建築風情的「向日廣場」地標──大鯨魚雕像前集合。團員大多為年輕人,也有年輕夫婦帶著幼童參加。大夥兒帶著興奮、愉快的心情,聽完簡單的行程說明,穿上救生衣,出發!

 

賞鯨船慢慢駛離花蓮漁港。

▲賞鯨船慢慢駛離花蓮漁港。

 

上船後,評估拍照效果,決定前往上層船艙,非常幸運地坐到最後一個座位。船長穩舵出航,劃開白浪向前行。

 

賞鯨船一出港口,立刻感受到風浪加大了。

▲賞鯨船一出港口,立刻感受到風浪加大了。

 

遠望一棟棟指標建築、橋梁,是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鄉。

▲遠望一棟棟指標建築、橋梁,是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鄉。

 

連綿青山上可見一條條爪印般、大小不一的崩塌痕跡。

▲連綿青山上可見一條條爪印般、大小不一的崩塌痕跡。

 

一出港口,立刻感受到風浪加大了。想要預防暈船,除了吃暈船藥以外,吃酸性食物、減少晃動、觀看地平線、按壓合谷穴、內關穴等都有效果。此時,我一邊祈禱、一邊深呼吸,放鬆身體,想像與船身合一,注視著遠方海平面,逐漸適應了海浪的搖擺。看來,縮小自己、「順勢而為」也是一種人生哲學。

夏日豔陽炙烤,今年為甚。我過分擔心,將自己嚴嚴實實包裹起來,其實,早晨的海洋方才甦醒,海風吹來挺涼快。船邊翻騰的黑藍色洶湧波濤,與船尾激起的滾滾白浪互相唱和中,我第一次用不同於以往的視角,遠遠地、靜靜地從海上欣賞花蓮風光,遠望一棟棟指標建築、橋梁,是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鄉。然而,藍天白雲下,連綿青山竟然清晰可見一條條爪印般、大小不一的崩塌痕跡,那是受傷大地的顫抖,也是花蓮人心上不知何時才能癒合的傷痕。

 

變幻多姿的雲朵顧盼生姿,美不勝收。

▲變幻多姿的雲朵顧盼生姿,美不勝收。

 

此行不虛 上百海豚現身

船行漸遠,岸邊景物越來越小。此時,眼前變幻多姿的雲朵彷彿巨鵬展翅,即將一飛衝天;又似鳳凰于飛,顧盼生姿,美不勝收。藏身其後的太陽也漸漸露臉,透出一束束金色光茫,撒向寶藍色的深邃海洋。沐浴在朝氣蓬勃的晨光中,讚歎大自然的絢麗神奇,這是跨出一大步,擁抱大海才幸運獲得的上蒼恩賜。

海洋是鯨豚的家,一年四季,牠們都在。每年春夏之際海象較穩定,是最適合賞鯨的黃金季節。據說每趟次出航都有95%的機會與鯨豚相遇,如果緣慳一面,船公司會致贈一張船票,下次再來體驗。然而,在茫茫大海中搖晃了一個多小時,堅持著克服暈船的意志,鯨豚在何方?難道這趟航程正是撲空的5%?我問自己:果真如此,會不會扼腕?答案是:不會。因為過程本身即是收穫,「結果」靜待天意,頂多就是下回再闖一次太平洋了。

 

遠方成群結隊、此起彼落的弗氏海豚群。

▲遠方成群結隊、此起彼落的弗氏海豚群。

 

船公司明信片上鯨豚環繞在船邊飛旋、跳躍的場景。

▲船公司明信片上鯨豚環繞在船邊飛旋、跳躍的場景。

 

不多時,船長廣播好消息:右前方幾十公尺處出現成群結隊、此起彼落的弗氏海豚群,估計有上百隻;左邊也有,大家快看!團員們個個興奮不已,趕緊拍照、錄影,留下珍貴的畫面。儘管此次交會的瞬間僅能遠望,和廣告文宣中鯨豚環繞在船邊飛旋、跳躍的場景完全不同,但終究是賞到鯨了,值得歡呼!遠觀不打擾,是一種「友善賞鯨」的態度,愛護、保育鯨豚,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皆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花蓮港口「紅燈塔」地標是船員重要的指引標竿和心理慰藉。

▲花蓮港口「紅燈塔」地標是船員重要的指引標竿和心理慰藉。

 

賞鯨船結束行程,回到花蓮漁港。

▲賞鯨船結束行程,回到花蓮漁港。

 

返航了!當港口「紅燈塔」地標逐漸放大,真切感受到「燈塔」對於歷經海上艱險歸來的船員而言,是多麼重要的指引標竿和心理慰藉。終於踏上陸地,「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

此時,溫暖的陽光灑遍海邊的「向日廣場」。我帶著「勝利」的印記踏上歸途,心中盤算著人生清單中的下一個目標……

沉默是金?或許不該沉默?電影《沉默呼聲》五次觀影心得

《沉默呼聲》提供
張明天(東吳大學人權學程研究生)

自電影上映以來,因為不同理由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朋友一起觀看《沉默呼聲》這部電影,每一次感受都不盡相同,這一次因為政治大學法輪大法社的邀請,擔任電影的與談人,所以再次重溫這部電影。在第五次觀看的過程中,眼淚依然不時奪眶而出,希望與更廣大的觀眾分享感動,更期待看到大家的分享與回應。

現在社會有不少以個人利益優先,或是只想安於現況的人,可能會無法理解為何電影主角王博宇要承擔生命威脅發出呼聲,像是他的好朋友董軍對王博宇說「你太理想主義了!」因為考量問題的出發點不一樣,而主角王博宇有一個「想要成為更好、更善良的人」的願望,從而有了以下的思考與探討。

做一個善良的人,要付出多少代價?

從小在學校裡傳頌的高尚品格,如「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現今彷彿只有在課本裡才能出現,如果拿到現實社會中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家可能會笑你傻,不懂社會「規矩」。其實大部份的人都知道,什麼才是對的選擇,差別只在自己願意付出的代價到什麼程度?當代價要付出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時候,先前的選擇會不會開始發生動搖?

在目前中國這樣一個不隨波逐流幾乎難以生存的社會裡,還能保持清流的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像是王博宇斬釘截鐵的對想要竄改實驗數據以便得到研究經費的董軍說:「至少我能不被改變!」這一句話說的鏗鏘有力,憑藉的是王博宇心中「真善忍」價值的堅持,但之後被逼著付出的代價可能連他都想不到……

王博宇有沒有對「真善忍」價值的堅持產生動搖?先來回顧一下劇情。

「不放棄修煉,就得放棄學位」,首先,王博宇他選擇放棄了博士學位,拉著自己的行李與恩師拜別,雖然走的無奈,但還算堅定。後來是找工作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因為法輪功學員的身份而不被錄用。一個頂尖的清華大學高材生,原可以不用看人臉色抬頭挺胸的生活,也比一般人擁有更有份量的話語權,也可能在畢業前夕就被企業招攬,但因為自己的堅持,面臨從未有過的受挫難堪……最後他在大雨中的狼狽,也顯示了他處境的艱難。

回家後看到女友李樂瑤時兩人的緊緊相擁,可以感受到當時王博宇的心中受到打擊有多麼的大!但相信就算沒有李樂瑤的支持,他最後還是能依靠信念挺過這樣的難關,只是要有更堅毅的勇氣。

後來王博宇和李樂瑤結了婚,但看到中共政府對法輪功的造謠抹黑他終究無法保持沉默,因此和李樂瑤與同學郭霞商議決定去掛橫幅,告訴世人真相!這次的代價是郭霞的犧牲,在監獄裡面吃盡了苦頭,被勞教、脫光衣服丟到男監獄裡,以及數不清的酷刑折磨、洗腦教育,最痛苦的應該是供出所謂「共犯」,但寶貴的是,在生不如死時,郭霞依然選擇堅定活下去的那一絲意志,是以自己的經歷為證,為的是未來有曝光中共罪行的機會。

天無絕人之路,王博宇找到了工作,和李樂瑤過上了小確幸的生活。此時,拒絕當全班的面前污衊郭霞的董軍找到了王博宇,也因為董軍的加入,大家討論著如何再試一次,打破沉默,發真相傳單。因為李樂瑤挺著大肚子買打印紙,差點被舉報、抓補,肚子裡的寶寶也即將臨盆,此時的王博宇還在冒著危險發真相傳單,趕到醫院時面對岳父的責備與樂瑤的要求:「不要再做這麼危險的事了」,王博宇再次面臨選擇⋯⋯

唉…此時我深深的感嘆…樂瑤的要求一點也不過份,岳父對王博宇的責備也已經很客氣了,但王博宇錯了嗎?他的問題在哪裡?他應該要選擇放棄對「真善忍」價值的堅持,過上他小確幸的日子嗎?

董軍與王博宇想到了用氫氣球散發傳單的辦法,當真相傳單散遍大街小巷,民眾看到傳單的神情,可以感受到在謊言迷漫的環境中真相的可貴,也再次加強了芝加哥郵報記者丹尼爾追查真相的動機,不過,此事也同時震怒了中共高層,做了更強硬打壓的決定。

在邪惡的環境要堅定自己的信仰,邪惡的考驗一波一波襲來。由於郭霞出獄了,並且願意站出來透過記者向海外發聲,在商討如何秘密接受丹尼爾採訪的過程中,董軍被抓捕酷刑拷問而犧牲了,此時,採訪還要繼續嗎?……李樂瑤此時對王博宇提出靈魂銬問:「你要孩子和我?還是你非得要去?」

王博宇沒有放棄,但結果是老婆李樂瑤帶著孩子離開走了。好友董軍的犧牲,加上妻小選擇離開,這次是王博宇遭遇最大的一次震盪!對王博宇來說,可能犧牲自己比讓身邊的人受苦還更容易,身邊的人已經因為他的堅持吃太多的苦了,他真的不想讓郭霞再次面臨生命危險。

但郭霞認為,她受盡了屈辱還堅持活下來就是為了曝光真相,她不願意放棄,因此王博宇沒有拒絕她的理由,決定再次冒險完成使命!這一次,為協助郭霞逃脫,他毫不猶豫的犧牲了自己,並遭遇酷刑折磨,雖然他身體上承受著莫大的痛苦與死亡威脅,但我卻感覺他的良心得到了解脫……

相較於王博宇,記者丹尼爾的正義之舉比較常見,當然他也是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危險和前途,做出良心正義的選擇,這樣的「義人」肯定是值得大大的讚揚!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導演鋪排了價值選擇過程中面臨考驗的不同,每一個人在不同的考驗中,與一次次的堅難抉擇中,譜出了不同樣貌的臉譜……。

我曾思考,自己如果在良心明知不可為卻做出違心的選擇時,理由是為什麼?是沒有想的太清楚,害怕被報復,還是迫於現實的環境,或找到了說服自己合理的理由掩蓋了自己的良心等……,但也時常在午夜夢迴的時候感到懊悔,所以會提醒自己,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一定要更加堅定、堅持!人總是在錯誤中碰撞與學習,知錯能改,至少還是在持續進步中吧!

堅持真理,親友的利益被犧牲,是善還是惡

王博宇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與善良,身邊人的利益一直被波及受損與犧牲,這樣的人還善良嗎?也有許多人被困在這樣的問句裡面中了魔鬼的圈套。

在自主的選擇下,你可以選擇放棄仕途、放棄安穩的生活、放棄錢財,甚至有人放的下朋友、太太和孩子而出家,而有良知的人,不會逼你在這之間做出選擇,只有邪惡的魔鬼才會利用權力,迫使你在親人和善惡間二擇一,用低級的手段達到它邪惡的目地,說穿了就是拿親情威脅,也是對真理的迫害。強加的考驗才是真正邪惡至極的事!

當發生中共被激怒的事件時,常常聽到有人會開玩笑的說:「你一定是做對了什麼」,由此反觀王博宇在散發傳單時讓人民覺醒,讓丹尼爾重新燃起記者魂,這行為本身就是正義之舉,因此問題不在王博宇,而是製造險惡環境與迫害法輪功的中共政權。而王博宇冒著失去一切的可能,依然堅定利益眾生的行為,這是何等的情操?!是值得敬佩的行為!千萬別將炮口指向錯的地方了!

沉默呼聲?還是沉默是金?

華人中流傳許多俗語常常都鼓勵少說話,譬如「沉默是金」、「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或是「沉默勝於雄辯」…等等。對於很會講話的成語也不少,像是「口若懸河」、「能言善道」、「舌燦蓮花」、「伶牙俐齒」、「口齒伶俐」,使用時也比較傾向負面形容。

本片電影名稱以「沉默呼聲」為名,自然是傾向鼓勵大家不要再沉默,應該勇於發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該如何判別何時該勇於表達、何時又該保持沉默呢?我認為現在是自由媒體的時代,年輕人也比過去更有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表達慾望,因此認為這樣的探討有其意義。

我想,可思考出發點有無「更宏觀的良善動機」,來衡量該不該勇於發聲。

先來談談「良善的動機」,許多鼓勵沉默的成語,像「沉默是金」,其內在意義是內歛、不張揚、不強調自己等,是修為高尚的展現,不表現自己可能也不容易傷害到別人,也是善良的展現。但在謊言當道的情況下還保持沉默,則是無奈、消極或因恐懼而不敢發聲,所以此時勇敢的講出真相難能可貴!

何謂勇敢?雖千萬人吾往矣

曾子曾告訴子襄,他聽到孔子對於勇敢的描述:「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意思是如果反躬自省,覺得理虧,那麼,即使對方只是一個卑賤的人,我也不會去威嚇他。如果反躬自省,覺得正義理直(合乎義理),那麼,縱然面臨千軍萬馬的阻撓,我也要勇往直前。因此決定沉默或不沉默的因素,源自於利益他人與善良的動機。

但「更宏觀」就很值得深入的探討,因為不同層面的善良,往往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選擇。如果王博宇為了研究室有經費拿,為研究室的利益考量,而選擇昧著良心修改數據,是否立意良善?如果王博宇為了不讓岳父母擔心、不讓李樂瑤擔心,不再出去講真相,選擇放棄信仰,是否立意良善?前者或許較容易分清對錯,如果選擇造假,通常是隨波逐流的情況下會發生,就是大家都這樣,自己這樣做也不會怎麼樣吧?其實也就是為了「小善」卻選擇放棄更珍貴的「良心」。但第二個情況比較難以辨別,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當然是孝順或對家庭負責任的表現,也如同上述的命題,只有魔鬼才會讓你在良心和家人之間做選擇!而且不讓父母擔心是「小善」因為這只是暫時的安心,大環境不改變誰都無法真正的安全,但「大善」是讓整個環境都了解真相,自由的做任何事可以永不恐懼,不活在小確幸的「安全」裡。

當初李樂瑤愛上王博宇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優秀、正義與總為他人的善心,這樣的特質應該也跟他的信仰有關。但在被迫害中,影響了李樂瑤原可擁有的幸福生活,電影中李樂瑤要王博宇做出選擇,這樣的要求已經很客氣了,在現實中,許多被迫害的家庭情況面臨更複雜的處境。

如何選擇絕不會是兩分法,但是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考量,既考慮了此時,也考慮了將來,考慮了家庭,也考慮了道德價值,即做到了忠,也做到了孝,方方面面平衡好,做出一個當下最恰到好處的選擇!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環境、局勢的變化,許多選擇都還是可以做出調整。由此得知,沉默與不沉默可能不是答案的核心,而是那顆善意與愛心,希望大家都好的願望。

儘管總是利益他人、為他人著想,但還是有可能像王博宇的處境一樣,在當下無法獲得身邊人的支持,或是在邪惡的迫害下有不同程度的犧牲。當好人確實難,這個為堅守「真善忍」的信仰價值所成就的,卻是一個個讓人肅然起敬與非凡偉大的詩篇!

     

亞果耗資10億打造台中遊艇碼頭 可泊125呎遊艇另增展銷中心與維修區

亞果遊艇將斥資10億打造亞果台中國際遊艇碼頭。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亞果遊艇集團8月3日與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榮聰簽約,5年將斥資10億打造「亞果台中國際遊艇碼頭」,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尺,包括遊艇休憩、海洋教育、藝術親子遊樂功能等。台中港也是該公司繼澎湖、台南、高雄之外的第四個遊艇碼頭,今年10月舉行的台鋼集團TSG帆船賽將從台中啟航。董事長侯佑霖透露,台北遊艇碼頭即將啟動。

隨著台灣遊艇與帆船數量持續增加,對專屬泊位需求日益增加,南台灣目前估計有600個泊位,而中部相較之下,顯然較為缺乏。

亞果遊艇在2023年底拿下「臺中港 20A、20B 水域暨觀光遊憩商業區土地投資興建暨租賃經營商港設施經營案」,分為二期開發,第一期國際遊艇碼頭泊位將於2024年底完工。

此外,該案包括59,035平方公尺陸域面積、48,763平方公尺水域面積。水域部分將興建101席泊位,可停放40呎至125呎遊艇。陸域部分則將打造全台首座遊艇展銷中心,並設置龍門吊、堆高機、立體船體岸置場等設施,提供遊艇維修、補給服務;另將興建遊艇大街商場,連結三井台中港Outlet,形成台中港遊艇、購物新型休閒商業型態。

1

亞果遊艇董事長侯佑霖(右二)8月3日與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榮聰(左二)簽約。謝平平攝影

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台中海線開放觀光呼聲已久,除了梧棲漁港、三井台中港Outlet,今日大安媽祖園區已舉行媽祖雕像開工儀式、位於清水的台中市海洋生態館將在2025年Q1試營運、大甲松柏漁港「生鱻市集」7月開幕熱鬧滾滾,亞果台中國際遊艇碼頭的加入,為海線觀光休閒產業之集大成。

今日簽約儀式,交通部長李孟諺、立法委員蔡其昌、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等皆到場觀禮,蔡其昌更表示,2025年將有望推動國際郵輪停泊台中港。

而今年10月「TSL Regatta 台鋼集團TSG 帆船賽」將從亞果台中國際遊艇碼頭啟程,過境澎湖、終點抵達台南,藉運動賽事推動台中中部遊艇發展,並樹立中台灣國際遊艇觀光門戶的形象。

2018年,亞果遊艇以台南為出發點,將使用率極低的安平港建置為「台南安平遊艇城」,水域、陸域面積達12公頃,包括遊艇會、海洋學院、海景餐廳、新加坡知名悅榕集團合作之悅椿度假酒店、泊位房產等。第一期62個泊位停泊率已達九成。

而位於高雄的愛河灣遊艇,亞果則引進全球頂尖遊艇碼頭品牌Walcon Marine Australasia,將該區打造成台灣首座5G智慧碼頭。

而澎湖則有亞果澎湖遊艇碼頭、亞果青灣山城、澎湖國際遊艇中心等,加上亞果台中國際遊艇碼頭與即將啟動的台北遊艇碼頭,將可提供會員、船處、遊客多樣化的台灣海陸休閒體驗。

「臺東縣桂田之子扶助計畫」啟動 朱仁宗捐贈近百萬與台東縣政府監護及弱勢兒少

桂田恆諾基金會啟動「台東縣桂田之子扶助計畫」。桂田恆諾基金會提供
謝平平

桂田集團董事長朱仁宗事業有成,以「桂田恆諾基金會」之名捐助近百萬,使26名受到台東縣政府保護的監護兒少與脆弱家庭兒少基本需求,獲得保證,8月2日進行「113 年臺東縣桂田之子扶助計畫」捐助儀式。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地形狹長、偏鄉資源不足,非常需要民間力量,並對桂田集團表達感謝。

今年台東縣才剛成立「親職減壓賦能共照中心」,整合親職教育資源,加強照顧者親職技巧。而為解決多重問題家庭的困境、偏鄉資源不足,台東縣府積極擴編社工人力、推動社區防暴宣講師及兒少保護宣導活動,確保兒少在穩定良好的環境中安全成長。

朱仁宗創業後,取父母之名為公司立名,以「誠信、專業、負責」為企業文化,打造出卓越的品牌形象。如今,集團旗下已成立九家公司,包括三民營造、桂田營造、桂田欣業建設、台南桂田酒店、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市場差異化的優勢。

而成長於清苦家庭的朱仁宗深知背負生活重擔的孩子辛苦,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成立「桂田恆諾基金會」後,以協助監護及弱勢兒少為目標,期盼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

未來,桂田集團將持續關注弱勢兒少,並伸出援手,唯才是舉,給予他們培訓機會與舞台。該基金會表示,每份愛心都能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希望民間企業能共襄盛舉,讓孩子在生活道路上感受到溫暖與支持。

113年全國美術展揭曉 國美館展出113件精彩作品

▲「113年全國美術展」展出現場。國美館提供
第258期
謝平平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辦理之「全國美術展」(簡稱全國美展),2024年(民國113年)邁入第14屆,為台灣藝術界指標性賽事。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今年是視覺藝術大爆發的一年,國美館長陳貺怡則表示,國美館今年進行主視覺、獎盃全面改版外,初審也改為線上審查,吸引更多藝術家投件,今年有三位新獲獎者獲得「免審查獎」,歡迎民眾撥空前來為他們打氣。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今年「全國美術展」是視覺藝術大爆發的一年。國美館提供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今年「全國美術展」是視覺藝術大爆發的一年。國美館提供

 

傳承官辦的台灣美術展

評審委員、知名膠彩畫家詹前裕表示,今年國美館展出膠彩畫的代表作品──林玉山的〈蓮池〉、林之助的〈朝涼〉,前者為其恩師林玉山在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第四屆(1930年)榮獲「特選臺展賞」的作品;後者則是林之助在「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1940年,昭和15年,為紀念神武天皇即位2600年舉辦)的入選作品。此二者與全國美展相同的是,皆來自官辦美展,他期待文化部能繼續支持國美館辦理全國美展,讓新世代能更認識屬於台灣的藝術作品。

版畫類金牌獎高嘉宏擔任得獎代表,他表示,創作就像跑馬拉松,中間有挫折、氣喘噓噓要休息換氣的時候,「但我相信,藝術創作者是心靈非常富足的一群人,大家對藝術的熱情與執著,都非常需要被看見與被肯定。」

 

雕塑類金牌獎,徐均育〈光陰如是說〉。國美館提供

▲雕塑類金牌獎,徐均育〈光陰如是說〉。國美館提供

 

盛大展出113件作品

「全國美展」起源為1946年的「全省美展」,是吸引藝術家、民眾前來觀摩、欣賞的重要賽事。今年共有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類等11類,總收件數達1,148件,有109件作品獲獎,加上4位「免審查獎」得主作品,共展出113件作品。

展覽現場,雕塑金牌獎徐均育作品〈光陰如是說〉以彎折的金屬線條擬塑公園長者臉部展現的心情,吸引許多觀眾欣賞。徐均育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金工與首飾組,以不同粗細的紅銅線、鐵絲刻畫臉部表情,是其主要創作媒材。

 

水彩類金牌獎,吳威澔〈阿嬤的被子〉。國美館提供

▲水彩類金牌獎,吳威澔〈阿嬤的被子〉。國美館提供

 

水彩類金牌獎為吳威澔〈阿嬤的被子〉,一襲大紅色的被子不敵現在輕暖的羽絨被、涼被,但卻是許多民眾小時的回憶。畫中熟睡的年輕女孩蓋上的紅被,花朵十分鮮豔,是吳威澔對阿嬤的記憶,或許因為天氣炎熱,女孩只蓋了上半身,露出下半身,反應了長輩最在意的肚臍蓋被才不會著涼的民俗。吳威澔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曾為台中某居酒屋繪製過壁畫,是許多人非常喜愛的作品。今年水彩類作品包含了對社會、寵物的情感流露,值得一看。

膠彩類金牌獎得主林宇荃,2022年、2023年均獲銅牌獎,今年以〈生命樹的哀逝與生盼〉拿下金牌獎,大樹將被連根拔起,以斜倒的姿勢盤踞畫面正中位置,周遭花草枯弱無力,看似將倒未倒之際,鳥窩上覆蓋著的葉子卻被不知何來的光所照亮,隱喻著生命之盼或許不是來自物質的豐富。

水墨、書法、篆刻今年展場位於國美館二樓。水墨類作品具有相當的可看性,金牌獎得主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蔡濰楨的作品〈致沒有被光眷顧的那塊黑〉,連續三年在同一類別項目中名列前三名,與版畫類金牌獎高嘉宏(臺師大美術系博士班畢業生)皆獲「免審查獎」。

 

篆刻類金牌獎,莊哲彥〈觀書有感〉。國美館提供

▲篆刻類金牌獎,莊哲彥〈觀書有感〉。國美館提供

 

篆刻類展出「免審查獎」劉冠意、劉俊男作品,精華盡出。本屆金牌獎莊哲彥出生南投,精研戰國時代古璽,得獎作品為〈觀書有感〉,他的創作理念為彰顯古人講求靜心打坐,而百藝皆可精進的思想,取朱熹〈觀書有感〉等佳句入印。今年水墨類銀牌獎張天健之篆刻作品,也同時獲得入選。

 

113年全國美術展

展覽日期:2024年7月20日至10月13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9:00~17:00、週六至週日9:00~18: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107展覽室、203~205展覽室、美術街

2024「大陳宴‧大陳戲」 花蓮大陳社區文化小旅行

▲花蓮市美崙地區的「大陳一村」,居住著一群少數民族──「大陳人」。
第258期
文、攝影⊙哲君

台灣,美麗的福爾摩沙是一個多民族共融的移民社會。花蓮市美崙地區有一個僻靜的小村落「大陳一村」,居住著一群被遺忘在時光隧道裡的少數民族──「大陳人」。

 

2024年4月27日花蓮市公所和「集大陳」團隊籌辦「大陳宴‧大陳戲」文化小旅行。

▲2024年4月27日花蓮市公所和「集大陳」團隊籌辦「大陳宴‧大陳戲」文化小旅行。

 

近年來,在花蓮市公所和「集大陳」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舉辦過多場活動推廣「大陳文化」,包括:「食在好窩裡」系列的節氣料理、魚料理和漁網植物袋編織等,記錄日漸淹沒的歷史軌跡。2024年4月27日籌辦的「大陳宴‧大陳戲」文化小旅行推陳出新,結合「漫遊者劇場」的走讀體驗、紹興戲欣賞及道地料理饗宴,讓大家更完整地品味島嶼遷移民族的風華歲月。

 

「大陳故事館」陳列了非常完整的相關史料、文物、著作等。

▲「大陳故事館」陳列了非常完整的相關史料、文物、著作等。

 

大陳故事館 傳承歷史文化

活動第一站,先參觀由花蓮市公所利用閒置空間整建的「大陳故事館」。館內陳列了非常完整的相關史料、文物、著作等,並致力於研究和保存大陳傳統文化,推行社區營造。除了讓民眾認識大陳島的過往,發展觀光之外,更重要的是將歷史文化傳承給下一代,並維繫血濃於水的族群情感。

大陳列島位在浙江中部台州灣東南方,由上大陳島、下大陳島、一江山島、下嶼等島嶼組成。明朝末年海盜猖獗,抗倭英雄戚繼光以大軍布陣守備台州,大敗倭寇,命名為「大陣島」,其後輾轉訛傳為「大陳島」。

眾所周知,1949是近代苦難中國的沉痛印記。鮮為人知的是,1955對於最後一批撤退來台的大陳島民而言,無異於被連根拔起的1949。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1950年共軍逐步推進,海南島和舟山群島淪陷。1951年,政府在大陳島設立「江浙反共救國軍」總部,大陳島的戰略地位提升為「反共最前線」的軍事基地。

 

國民政府緊急啟動絕密的中美軍事合作「金剛計畫」,分批撤離軍民。

▲國民政府緊急啟動絕密的中美軍事合作「金剛計畫」,分批撤離軍民。

 

1955年赤禍蔓延,浙江沿岸一江山島失守,南邊的大陳島岌岌可危。國民政府緊急啟動絕密的中美軍事合作「金剛計畫」,分批撤離軍民,僅僅用了4天時間,將大陳島民約1萬8千多人撤退來台;2月11日由經國先生親自降下大陳島上最後一面國旗,大陳島也成為中華民國失守的最後一塊領土。

 

國民政府在台灣各地設立了35個大陳新村,依居民原來職業進行安置和輔導就業。

▲國民政府在台灣各地設立了35個大陳新村,依居民原來職業進行安置和輔導就業。

 

大陳島撤守後,國民政府在台灣各地設立了35個大陳新村,依居民原來農、漁、工、商等職業進行安置和輔導就業。花蓮大陳一、二村是透過美援建成的漁業村,為全台安置人數最多的村莊。當時蔣中正總統稱這批最後撤退的移民為「大陳義胞」,代表「厭惡共匪暴行,毀家抒難,奔向自由」;大陳人也對蔣公感恩戴德,永誌不忘。

村子裡的鄰居多為親戚,互相扶持,感情深厚。當年生活艱困,依人口數分配到的屋子只有4、6、9坪,孩子們都擠在同一張床上睡覺,吃飯時要搬桌子到外面院子吃。在沒有瓦斯的年代,靠上山砍柴、撿樹枝來生火煮飯;6戶共用一個電表,夜晚來臨,全家人使用小小的電燈泡照明;家庭用水要到公共水井打水,小孩也跟在旁邊玩水、洗澡。為改善家計,家家戶戶都接些編織漁網、髮網、串珠等家庭代工,孩子們放學後就和媽媽一起做代工。

 

午後的大陳一村古樸靜謐,穿梭其中,有一種時光停滯的感覺。

▲午後的大陳一村古樸靜謐,穿梭其中,有一種時光停滯的感覺。

 

大陳小花 島嶼遷移的民族記憶

「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以及所屬社區文化品牌「集大陳」,由大陳第三代趙孝嚴於2020年創辦,旨在蒐集全台大陳的人、事、物,期望以青年的力量翻轉社區,發揚、傳承大陳多元的飲食文化、祭祀方言和歌曲小調等,讓大陳後代對自己的文化有更好的認知和認同。

 

趙孝嚴外婆「大陳小花的家」。

▲趙孝嚴外婆「大陳小花的家」。

 

2021年,「小羊團隊」和劇場友人合作,以App為載具,推出由趙孝嚴的外婆梁小花真人實事故事改編的「漫遊者劇場」──《大陳小花》,大獲好評。再經半年田野調查,完成續集《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運用數位的聲音、圖像,帶領聽眾穿越時空,身歷其境地回到1955年,在互動遊戲中隨著梁小花了解大陳人的食衣住行、風俗習慣、撤退過程和艱辛歲月。

透過「大陳故事館」的文史巡禮初步認識大陳文化,接著,「漫遊者劇場」登場。仔細看著手冊地圖,辨認方向,踩踏在彷彿迷宮般縱橫交錯的斜坡巷道,一處又一處探尋劇場人物的家和記憶。

 

趙孝嚴外婆「大陳小花的家」,客廳牆壁上幾張老照片彌足珍貴。

▲趙孝嚴外婆「大陳小花的家」,客廳牆壁上幾張老照片彌足珍貴。

 

首先來到趙孝嚴外婆「大陳小花的家」。侷促的空間只有4坪大,趙孝嚴的母親李金鳳就是從這兒出嫁的,客廳牆壁上幾張老照片彌足珍貴。耳畔繼續傳來一則則大陳居民親口錄製、娓娓道來的生命故事,包括:成立大陳救濟會和青年行動、熱心又有衝勁的吳恩貴;駐守三十載,見證社區蛻變的顏有春里長;為討生活成為跳船美國的先鋒,異鄉打拼,歷經過重重磨難的吳繼福;渡海而來的印尼移工蒂卡,融入當地生活,選擇移居大陳一村的故事等等。由於謀生不易,青壯人口大量外流,第一代居民則因語言、習性和外界不同,大多還留在村子裡。

 

老樹和早期的公共水井,刻畫著村民滿滿的回憶。

▲老樹和早期的公共水井,刻畫著村民滿滿的回憶。

 

大陳一村的路面極為狹小,房舍櫛比鱗次、新舊交雜。午後的村落古樸靜謐,穿梭其中,有一種時光停滯的感覺。拐個彎,一棵恣意伸展的老樹和早期的公共水井出現在眼前。時光荏苒,這處當年大陳孩子們戲水玩耍、街坊鄰居洗衣聊天的角落,刻畫著村民滿滿的回憶。

 

花蓮大陳一村的「阮弼真君廟」是大陳人渡海來台唯一蓋的真君廟。

▲花蓮大陳一村的「阮弼真君廟」是大陳人渡海來台唯一蓋的真君廟。

 

紹興戲賞 雲水戲劇工作坊

信仰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舉家遷移來到陌生土地的大陳島民而言,宗教尤其是安定心靈非常重要的力量。和台灣漁民供奉媽祖不同,大陳人的海上守護神是「阮弼真君」。花蓮大陳一村的「阮弼真君廟」是大陳人渡海來台唯一蓋的真君廟,每年黃曆10月13日真君壽誕為一大盛事,熱鬧非凡。散居各地的大陳人紛紛回鄉上香祝禱,祈求阮弼真君庇佑來年風調雨順。花蓮市公所也會舉辦「阮弼真君文化祭」活動,藉以保存和推廣大陳文化。

當年大陳島民以捕魚為業,生活艱辛。島上資源匱乏,娛樂活動不多,僅有觀賞紹興戲(越劇)、木偶戲或唱唱地方小調等。大陳一村的居民也有兒時和長輩在村中看戲的模糊印象,但在現代忙碌的工商業社會中,想要重溫廟會看戲的機會少之又少。

 

「雲水戲劇工作坊」演出原汁原味的紹興戲——梁祝選段《十八相送》。

▲「雲水戲劇工作坊」演出原汁原味的紹興戲——梁祝選段《十八相送》。

 

社區走讀結束後,大家陸陸續續來到阮弼真君廟集合,準備欣賞4點開演的「雲水戲劇工作坊」紹興戲。「雲山蘊玉知音伴,水調傳歌雅愛長」,「雲水戲劇工作坊」由一群在職或已退休的熱愛戲曲人士組成,宗旨在發揚、傳承傳統戲曲文化,包括:越劇、京劇、歌仔戲等,也會定期舉辦愛心義演。

此次演出二齣原汁原味的紹興戲——梁祝選段《十八相送》、金枝玉葉選段《闖宮》,故事情節吸睛,演員功力深厚,男女主角扮相俊美、服飾典雅,唱腔圓潤婉麗、優美動聽,舉手投足間,一顰一笑令人沉醉,演繹出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也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有所領悟。民間戲曲傳達「忠孝節義」的內容,對移風易俗、歸正道德,功不可沒。

團員們非常和善、親切大方,演出結束後開放戲服體驗時,耐心地幫助報名的觀眾穿上繁複的戲服,笑容可掬地和大家一起合照。看見團員們對於保存、發揚傳統戲曲如此盡心盡力,其精神和專業都令人感佩。

 

為傳承大陳話而成立合唱社團的大陳長輩們,擔綱晚宴的開場節目演出。

▲為傳承大陳話而成立合唱社團的大陳長輩們,擔綱晚宴的開場節目演出。

 

大陳辦桌 品嘗道地料理饗宴

天色漸暗,大夥兒飢腸轆轆,引頸期待的大陳辦桌晚宴即將上場。此時,一群為傳承大陳話而成立合唱社團的大陳長輩們站上舞台,擔綱晚宴的開場節目演出。大陳人說的是台州話,保留了較多的古越和吳語音。長輩們在台上賣力演出,安可聲不斷,「傳承」意味濃厚,值得喝采。

 

由陳新達先生主廚,帶來大陳人慣用的海鮮食材做出特色料理的菜單。

▲由陳新達先生主廚,帶來大陳人慣用的海鮮食材做出特色料理的菜單。

 

大陳道地料理:豬肉飯。

▲大陳道地料理:豬肉飯。

 

大陳道地料理:黃魚紅糖蒸蛋、花枝炒酸菜等。

▲大陳道地料理:黃魚紅糖蒸蛋、花枝炒酸菜等。

 

特殊的海島地形釀成大陳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傳承「媽媽的味道」,從視覺、嗅覺、味覺連結到深重的鄉情,是捕捉家鄉回憶僅存的線索。想念已逝母親的家常菜,一趟尋味之旅開啟了趙孝嚴回鄉投入社區創生的契機。她說:「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做,下一代就不會再傳下去,因為你就不會想念那個味道。」

這次辦桌由去年掌廚「阮弼真君暖壽餐宴」的陳新達先生主廚,帶來大陳人慣用的海鮮食材做出特色料理,豬肉飯、炒年糕、鰻魚燒肉、黃魚紅糖蒸蛋、炒鰻魚絲、豬皮糕佐紹興陳醋、花枝炒酸菜、鰻魚湯和大陳糖糕等,滿滿一桌,色香味俱全,大家也在歡愉熱絡的氣氛中大快朵頤,暢談心得與見聞。

活動落幕,看見傳承、希望,看見滿滿的努力和感動。1949、1955年苦難的歷史已然遠去,中共的威脅卻一直都在。對岸國富民強的假象日漸瓦解,滋事、挑釁,或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麻痺台灣人的警戒等行為從未消失。雖然台灣各族群有先來後到之分,但自由民主的寶島就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認識、理解、尊重與包容不同族群的文化,和諧共處,團結一心,台灣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飄洋過海的調味料 火鍋搭檔「沙茶醬」

第258期
文☉愈粼粼 圖☉Adobe Stock
台灣人吃火鍋必備沙茶醬,帶有顆粒的質地、辛香鹹鮮的風味,究竟沙茶醬裡有著哪些配方讓台灣人吃火鍋總少不了這一味?

台灣人愛吃火鍋,沾醬總少不了「沙茶醬」這一味。帶有顆粒的質地、辛香鹹鮮的風味,以醇厚的沙茶醬為基底,再搭配上蔥花、蒜頭、辣椒等食材調味,成為獨樹一幟的火鍋沾醬。依據個人口味偏好來調配沾醬,可以說是吃火鍋不可或缺的一大

樂趣!

讓我們一探沙茶醬裡究竟有哪些配方?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搖身一變,成了國民愛不釋手的火鍋沾醬呢?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圖為沙嗲烤肉串與沙嗲醬。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圖為沙嗲烤肉串與沙嗲醬。

 

1.沙茶醬的身世

沙茶醬源自東南亞的「沙嗲」(印尼語:sate,英文:satay)料理中使用的花生醬。所謂的沙嗲,是一種以醬汁醃過的烤肉串,食用時會再塗上「沙嗲醬」做調味,而沙茶醬的原型便是源自這沙嗲醬。

早年廣東潮汕地區的居民,因貿易、戰亂、開埠等因素,陸續掀起了「下南洋」的移民潮,遷移至馬來半島、印尼等東南亞各地,因而接觸到沙嗲料理。潮汕人返鄉時,便將沙嗲醬也帶回潮汕,為了因應遠航所延伸的保存問題,將醬料進行了改良。

根據曾齡儀著作、「前衛出版社」出版的《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一書內容,經過改良的沙嗲醬從外觀到味道都有了變化,「首先,考量乘船遠行,潮汕人以油炒方式延長醬料保存期限;其次,潮汕人擅長處理水產海鮮,因此烹製過程添加了蝦米和扁魚等魚貨乾品,並加上華人喜愛的五香、果粉、薑黃與陳皮等中藥。因此,沙茶醬的顏色偏深褐且海味重。」

隨後這帖醬料也流傳至福建廈門、香港以及台灣一帶。從日治時期開始,就相繼有潮汕人來台灣經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9年國民黨軍渡海來台,更是有為數不少的潮汕人隨之移居。相傳「沙嗲」因讀音形似閩南語的「沙茶」,才會造成轉譯成中文寫作「沙茶」。

許多潮汕人在台灣賣起了沙茶料理,甚至成立工廠大量生產沙茶醬。如:台灣沙茶醬龍頭品牌「牛頭牌」,創辦人劉來欽被譽為「台灣沙茶醬之父」,便是潮州潮安人。沙茶醬就是跟隨著潮汕人的腳步,遠渡重洋進入了台灣的飲食文化裡。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

 

2.沙茶醬裡有什麼?

沙茶醬的原型沙嗲醬,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成分的醬料,流行於東南亞地區,而每個地區在配方上都有些許差異。但大多含有經烤製、磨粉的花生,以及棕櫚糖、鹽、椰奶、南薑、蒜、辣椒、羅望子、檸檬草等香料,再加以熬煮製成。

我們從沙嗲醬使用的食材來看,就能推想出酸、辣、甜等豐富的味道,以花生為主體帶出香濃的甜味,各式辛香料讓單純的辣味又多了各種風味層次。總體而言,沙嗲醬色澤偏明亮,呈橘黃色的稠膏狀,細膩的質地裡有時還嚐得到花生顆粒,風味可謂甜、辣均衡。

而這帖南洋風味的醬料,經潮汕人改良後,又誕生出新的味道。潮汕地區的沙茶醬保留了花生濃厚的香氣,但味道上更重了些,鹹、甜交織。製作上會將花生、芝麻磨粉,扁魚、蝦等海味煸香,佐以炒香的蒜頭、蔥頭、五香等材料,並以棕櫚糖、醬油、魚露等加以調味製作。

而來到台灣的沙茶醬,又結合了在地食材,隨著時間渲染出與潮汕沙茶醬不一樣的滋味。總體而言,台灣的沙茶醬外觀呈深褐的色澤,表層往往浮著一層油,品嚐時可以感受到沙沙的質地,風味上甜味減少,也較吃不出花生等堅果的香氣,加重了魚的鮮味。

觀察台灣市售的沙茶醬,會發現許多品牌在成分上甚至主打不含有花生,原因是花生容易受潮產生食安問題,因而不採用。台式沙茶醬大多含有魚乾、蝦米、椰子粉、薑粉、蔥乾、蒜頭、辣椒粉、胡椒粉、芝麻、鹽與沙拉油等食材。又依廠商的不同,還有添加茴香、豆蔻等辛香料的配方。

沙茶醬的製作其實沒有特定的配方組合,針對不同食材有的要先磨製成粉、有的要先油炸、有的要先炒過。手工製作的沙茶醬步驟繁複細膩,堆疊出醬料豐富的香氣與味道。

 

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常與肉品一起拌炒,圖為沙茶炒羊肉。

▲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常與肉品一起拌炒,圖為沙茶炒羊肉。

 

3.特色沙茶料理

隨著潮汕人的腳步來到台灣的不只沙茶醬料,還有沙茶料理。台南知名的「沙茶爐」便是其中之一,它源自於廣東汕頭的牛肉爐。何謂牛肉爐?簡言之就是牛肉火鍋,廣東話將火鍋稱為「打邊爐」。

那麼牛肉爐怎麼吃呢?傳統的牛肉爐會加入沙茶作為鍋底,然而隨著時間的演變,如今所謂的汕頭火鍋,發展為清湯鍋底,將原先加入鍋底的沙茶作為涮牛肉時的沾醬。而汕頭火鍋精彩的地方在於食用各種牛肉部位,針對不同部位延伸出不同的切法。食用汕頭火鍋的樂趣,就是在享受不同部位的肉品帶來的獨特口感與滋味,並強調使用新鮮的溫體牛肉。

而來到台灣的沙茶爐,吃法也與現今的汕頭火鍋不太一樣,會使用扁魚清湯底,或是豬骨、雞骨、蔬果等熬製的鍋底,特色在於店家親自炒製的獨門沙茶沾醬。台灣的沙茶爐也不像汕頭火鍋主打食用牛肉,除了牛肉、豬肉等肉品,各式海鮮、蔬菜,以及琳瑯滿目的火鍋料也都是火鍋的主體。享受烹煮各種食材,然後沾上店家獨門的沙茶醬,即是台灣沙茶爐的特色。

除了沙茶爐,在基隆更有所謂的「咖哩沙茶」。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咖哩引入了台灣,而來到台灣的潮汕人又帶來了故鄉的沙茶料理。早期基隆港充斥著碼頭工人與挑炭工人,面對吃重的勞力工作,往往需要較重口味的飲食來刺激食慾,將醇厚香辣的沙茶咖哩,炒上牛肉與芥藍,搭配寬厚紮實的烏龍麵,很符合工人「吃得飽」才有體力勞動的需求,咖哩與沙茶兩者就這樣結合在一起。

在日常的餐桌上,沙茶是一帖風味強烈的調味料,針對肉品,沙茶醬能夠去腥解羶,沙茶牛柳、沙茶羊肉等,都是常見的料理組合。沙茶醬也有很好的提味效果,與青菜一起烹煮,如沙茶空心菜、沙茶炒芥藍、沙茶滷白菜等,都是非常開胃下飯的菜餚。民間小吃,如鍋燒意麵、魷魚羹等,也都會加上一勺沙茶醬做調味,平價小火鍋店更是不乏沙茶鍋口味。

沙茶醬這帖風味獨特的醬料,在台灣落地生根,發展出多元的特色料理。仔細品味觀察,這一抹深褐色醬料,不僅在料理中持續發酵,也乘載著悠久的飲食文化歷史,轉化為台灣料理的一大特點。

被破壞的中華龍脈

▲中華大地上有南、中、北三大龍脈,均發源於崑崙山,所以崑崙山自古被稱作「萬山之宗」、「龍脈之祖」。Adobe Stock
第258期
青蓮

龍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皇權興衰的標誌。從古至今,歷代帝王都將龍脈視作江山穩固、社稷興旺的基石。一旦龍脈遭到破壞,這個朝代便開始敗象盡顯,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

龍脈之祖崑崙山,孕育中華三大龍脈

與中國傳統中醫理念一樣,風水學認為,大地也是一個生命,也有其經脈和穴位。而那些具有特別強的能量的脈絡,稱之為「龍脈」,穴位就是「龍穴」。如尋到這樣的地方,便可成就大業,所以古人說:「自古建邦立國,先取地理之形勢,先王脈絡,以成大業。」

《地理大成‧山法全書》說道:「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據說中華大地上有南、中、北三大龍脈,均發源於崑崙山,並從這裡延伸到世界各地,而且全球的水也都跟這裡發生著聯繫。所以崑崙山自古被稱作「萬山之宗」、「龍脈之祖」。

三大龍脈在當今中國,分別稱之為:一、北干龍:走黃河以北廣大地區;二、中干龍:走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三、南干龍:是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三大龍脈之一的「東北艮龍」,行進到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的夾角處,恰好遇到兩大水系──永定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阻斷,轉而向遼東延伸。而在兩水交匯的空隙,山勢逐漸落脈成廣闊的華北平原,龍脈之氣從西北而來,穿過兩水,最終在燕趙大地匯聚。

北京,作為北干龍一塊龍氣聚集的風水寶地,已經擁有3,000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先後有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在此定都。這些朝代無論長短,都不敢破壞這裡的龍氣,怕自毀江山。

「文化大革命」摧毀中華龍脈

中共也於1949年篡奪政權後將北京作為首都。不過中共第一任黨魁毛澤東卻終其一生都沒敢踏入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半步。也許他也知道自己並非真龍天子,德不配位,怕遭到反噬吧。

中共政權的本質就是一個崇尚馬列主義的西來邪靈,帶著它們那套無神論、進化論、共產主義的魔鬼學說,來東方古國破壞中華傳統文化,摧毀人的正統觀念的,這些從中共建政以後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得出來。

竊國之初,中共便大肆拆除北京古城牆、古建築,那些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工匠們驚人智慧與技藝的古建築,到1958年就全部被摧毀殆盡。北京再也不是那個龍騰之地。

接著遭殃的是明皇陵。當初遷都北京,以求龍脈之氣保祐大明江山永固的明成祖,會料到幾百年後被人挖墳扒墓,朱家子孫曝屍荒野的悲慘場景嗎?大量珍貴的明代文物隨著皇陵的滅頂之災毀於一旦。

中華文化又被稱為「神傳文化 」,華夏子孫世世代代有著對神佛堅定的信仰,而這恰恰是西來幽靈入侵中華大地的主要目的:徹底抹去人們心中對神佛的信仰。

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破四舊」運動如癲如狂。被無神論洗腦後的紅衛兵們,在中共的號召下砸廟毀寺,將不計其數的歷史文物與珍貴典籍付之一炬。千年古寺、百年佛塔、先賢聖廟,紛紛化為廢墟,就連侵華日軍都奉為神明的孔廟也難逃一劫。

 

長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視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龍脈。中共修建三峽大壩將長江攔腰切斷,致使整個長江流域災禍接連不斷。Adobe Stock

▲長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視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龍脈。中共修建三峽大壩將長江攔腰切斷,致使整個長江流域災禍接連不斷。Adobe Stock

 

「三峽大壩」切斷中國最大龍脈

除了摧毀神傳文化留下的歷史見證,西來幽靈還瘋狂破壞中華龍脈。中共先後在京畿要塞修建了數十個大小水庫,並且在黃河、長江這兩條中華龍脈之源上大肆修建大型水庫,將龍脈生生截斷。

據《維基百科》資料,自1950年後,中國大陸是世界上建設水庫最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約5萬座15公尺以上大壩,其中中國大陸有2萬2,000多座,占全球44%。全球100公尺以上的大壩共851座,其中中國大陸有130座,占15%。

截至至2022年,中國大陸擁有水庫95,296座,總庫容9,887億立方公尺。其中大型水庫814座,總庫容1,199億立方公尺。

興修水利本是為了造福人民,但中共的水庫卻屢次給百姓帶來滅頂之災。1975年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的「板橋水庫」大壩連環決口,短短兩小時內造成6萬人喪生,死亡人數總計高達20多萬。

這些年來,中共各級政府在暴雨之後,為保自己,不惜打開水庫,深夜無預警洩洪,給下游百姓帶來難以估量的生命財產損失。

長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視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龍脈。上世紀90年代,中共修建三峽大壩,將生生不息的大江攔腰切斷,致使整個長江流域災禍接連不斷。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開始的西南大旱和南方大澇,以及這些年長江、漢江,洞庭湖、鄱陽湖出現歷史罕見的最低水位,甚至乾涸見底,這都與中共逆天而行脫不了關係。

而中共的這些所謂水利工程,實質是水害工程,不但人為地破壞了天造地設的自然環境,也打破了造物主的有序安排。

風水中還有句話,叫「山管人丁、水管財」。「人丁」是什麼?就是子孫後代。「財」是什麼?就是金錢財富。大地與人體一樣,植被是皮毛、泥土是肌肉、山石是筋骨、河流是血脈。如果一個人被剝掉皮毛、切斷血脈、挖去肌肉、折斷筋骨,那是什麼後果?

秦嶺龍脈毀於「南水北調」

從崑崙山到秦嶺,被稱為是中國的「中龍脈」。秦嶺腳下的古城西安,更是13朝古都。

數年前,秦嶺忽然出現了許多別墅,在龍脈上動土,對王朝命運大為不利,被視為大忌。因此有人認為,秦朝的滅亡,與當時在秦嶺地區大建阿宮有關。唐朝開始走上衰落的道路,也與唐玄宗為楊貴妃在秦嶺地區建華清池有關。

2014年,習近平聽聞該事件後,相信風水的他6次下達拆除命令,但均無果,大怒之下將陝西官場掀了個底朝天。

別墅拆了,官員也被查了,但習近平的日子卻不順利。從國內到國際,眾官離心、親信反叛、多國圍堵,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等一地雞毛,焦頭爛額。

有人說,秦嶺龍脈已被破壞了,但不是別墅,而是「南水北調」工程在秦嶺穿洞打孔、炸山架橋、挖隴拓路。在山體內挖軍用坑道、地道、隧道作為掩藏武器、開發兵工科研場所,加上之前在長江、黃河上斷河造壩、填河截水、造房建城……等於在龍的肚子上鑽穿了很多孔。

 

「太和殿」被稱為「中華第一殿」,是皇權的象徵。2022年中共「兩會」當天狂風大作,故宮「太和殿」側面大門被風整體吹垮,被風水學家認為中共開始流年不利。Adobe Stock

▲「太和殿」被稱為「中華第一殿」,是皇權的象徵。2022年中共「兩會」當天狂風大作,故宮「太和殿」側面大門被風整體吹垮,被風水學家認為中共開始流年不利。Adobe Stock

 

「紫禁城」不再固若金湯

龍脈的破壞,也給中共帶來了覆滅命運。

2022年3月4日,中共開「兩會」,當天狂風大作,故宮「太和殿」側面大門被風整體吹垮,也被風水學家認為中共開始流年不利。

因為「太和殿」是紫禁城中規模最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公開資料顯示,太和殿高度達26.92公尺,是明、清時期北京城最高的建築。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等大典都在此舉行,因此「太和殿」被稱為「中華第一殿」,是皇權的象徵。

而且紫禁城的宮殿都是純木造結構,太和殿被風吹倒大門,這在歷史上聞所未聞。有風水學家說,北京太和殿是皇權象徵之所在,其大門被吹倒,象徵著一個朝代的殞落。

2023年7月,600年固若金湯的紫禁城被淹了。紫禁城裡外的金水河通向中南海,紫禁城遭水淹,意味著中南海那邊水不通了,中南海被水淹,對中共來說,絕不是好兆頭。

2024年5月30日14時許,原本豔陽高照的北京突然風雨交加,多名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遊覽的遊客在「坤寧宮」旁躲雨,沒想到坤寧宮屋頂大批瓦片被風雨吹落,猶如下「瓦片雨」,嚇得遊客們趕緊閃躲。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皇帝改建後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薩滿信仰」是滿人源自於北亞民族的自然界多神崇拜信仰,「薩滿」意為跳神的巫人。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和溥儀都在坤寧宮結婚;雍正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成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象徵權力的故宮再次發生異象,引發網民議論,有網民稱「象徵統治的故國岌岌可危,風雨飄搖」,這些留言很快就被屏蔽。

眼下的中國,百業蕭條,民生多艱,王朝覆滅前兆齊齊出現。故宮的異象,也許是上天給人的警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