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雜誌第221期

NT$128

電商競技場 直播成主流?

「直播+電商」帶來變現可能,高轉換、高黏著的特點,讓消費者更有臨場感。然而直播有一定的門檻,電商有意發展,除需培養適合的直播主,打造信任感和體驗感,還有不少細節需要優化。然而直播有一定的門檻,電商有意發展,除需培養適合的直播主,打造信任感和體驗感。

==============================

直播成主流? ☉曾允盈

直播──變現之王?做一場直播 縮短到客戶口袋的距離     ⊙楊戎真

企業充電站

第221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理出社群商機 品牌如何執行B2B行銷?

 

理出社群商機 品牌如何執行B2B行銷?

 

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企業)是行銷人常見的頭痛課題,常讓多數行銷人保持著不投資、暫且觀察的決策。集客數據行銷共同創辦人蔡嘉芬認為,B2B並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行銷領域,遵守幾個大原則,就能藉由社群網路達到有效、有價值的B2B社群行銷目的。身為企業老闆或是商機開發的市場經理,如何看待B2B的社群行銷?企業又如何理解社群媒體與商機發展的關係,運用社群行銷協助B2B企業接觸到潛在客戶?

 

時間:2021年4月21日14:00~17:0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2樓之1

報名費:一般票800元,雙人票每人700元。

 

 

MarTech Asia 2021 亞洲行銷科技高峰會

 

MarTech Asia 2021 亞洲行銷科技高峰會

 

線下的世界腳步因疫情而緩慢,專注線上的MarTech卻一日千里。Cookieless時代正式來臨、顧客數據平台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百家爭鳴、整合Web與APP的Google Analytics第四代GA4上線、行銷自動化落地、線上與線下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行銷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等。亞洲行銷科技高峰會共有MarTech預算投資、私域流量經營、OMO全通路行銷、行銷數據歸因、人機協調、無縫式體驗等六大主軸。講者包括前Verizon Media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鄒開蓮、永豐商店總經理劉士維、91APP共同創辦人李昆謀等。

 

時間:2021年4月22日 9:00~18:30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號

報名費:單人實體票3,600元,雙人團購票3,000元。

 

 

2021數位轉型年會 從市場到科技的後疫奇兵

 

2021數位轉型年會 從市場到科技的後疫奇兵

 

傳統企業對數位轉型常感困惑,「數位轉型」不僅指虛擬通路開啟新的貿易模式,讓企業接觸到更多潛在的供應商,資訊科技也改變既有的營運模式,讓管理者得以透過數據,擺脫傳統不精確的生產與行銷。本次論壇將邀請「海陸家赫」、「安口食品機械」兩家進行數位轉型後成效卓越的企業二代接班人,分享轉型過程的經驗與效益,另外「電通集團」、「精誠資訊」、「凱絡媒體」三間長期協助企業轉型的專業顧問機構,也將分享推動過程中的觀察與解決方案。

 

時間:2021年5月5日 13:30~17:30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報名費:一般現場票2,000元,線上直播票2,400,更多票種票價請上網查詢。

德拉瓦河的河畔追想

丹尼爾攝影
第221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德拉瓦河的河畔追想

圖中的河流是位於美國東部、發源於紐約州卡茲奇山(Catskills Mountains)的德拉瓦河(Delaware River)。德拉瓦河有一部分流經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之間成為分界河。目前住在紐約州的阿丹,在河的這岸拍攝到對岸隸屬於賓夕法尼亞州的美麗小鎮馬塔莫勒斯(Matamoras)。

阿丹說,眼前看似平凡平靜的德拉瓦河,其實有過熱鬧輝煌的歷史。在美國早期,這條河流曾經作為將上游的木材大量運往下游的大城市和造船廠的主要通道。

而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則在德拉瓦河上打過一場獨立戰爭中極其關鍵的翠登戰役(Battle of Trenton)。德國藝術家埃瑪紐埃爾‧洛伊茨(Emanuel Leutze)為此還畫了一幅題為〈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的畫作以為紀念。

阿丹說,在河畔追懷美國的建國,尤其是其賴以奠基的美國《憲法》,對人類社會意義重大。因為借鑑仿效了美國的民主制度,也才有了世界上其他的民主自由國家,包括台灣。

電商競技場 直播成主流?

電商競技場 直播成主流?
第221期 2021年4月5日

聲音大戰開打

 

文⊙曾允盈

 

 

 

今年2月至今,不少人見面第一句話都是:「你有在玩Clubhouse嗎?」不是人人都能註冊、具有限量邀請碼的稀有性、加上名人光環加持,只有iOS作業系統能下載的語音社交軟體Clubhouse,形塑出一個菁英俱樂部,2021年在中文世界迅速走紅,還被戲稱是時間黑洞。

Clubhouse起初有不少矽谷新創圈的人使用,創始會員多是國外的政商名流、明星。使用者可以即時開聊天房間,追蹤的聽眾可隨喜好加入聆聽,經過主持人同意,還可以舉手發言。介面簡單、不能打字、禁止轉錄,結束後對話不會留下紀錄,所有設定都暗示著只要不馬上參與就會錯過,目的就是搶奪更多使用者的時間。

如果你也搭上這波Google熱搜第一名的熱潮,會發現不少社群話題人物都在Clubhouse頻繁現身,包括製造各式各樣梗圖的「台灣迷因」、在Podcast排行榜上霸榜很久的「股癌」謝孟恭和「百靈果」、在社群相當有影響力的「電商人妻」、用星座見解詮釋各種事件的唐綺陽等。關注電商的讀者,則不能錯過「燒賣研究所」創辦人周振驊和「露比午茶」創辦人洪怡芳成立的「MarTechTW行銷科技玩家聚」,維持每天都有專業講者在Clubhouse開房間的高頻,凝聚一批忠實聽眾,臉書社團成員也已突破4,600人。

Clubhouse在還沒有遭中國政府出手監管之前,還曾短暫成為「高牆中的裂縫」,吸引不少中國網友加入新疆房、六四房,和海外華人暢聊敏感議題。那段時間,來自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湧入房間,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間接改變在中國的漢族人的想法,緊接著Clubhouse火速遭到中國政府封鎖。有機會聽到來自不同領域的觀點,正是Clubhouse的美妙之處。

Clubhouse帶動熱潮之後,Twitter搶推「音訊空間」,Facebook也接著推出類似的音訊功能的產品。然而,3月底用戶開始出現衰退的Clubhouse是不是曇花一現?除了出現資安疑慮,內容創作者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只能接受企業贊助等問題,使得Clubhouse有待考驗。但是可以知道,以聲音為主的社群語音社交,已經強勢加入競爭行列,爭取用戶越來越大的黏著度。關注社群動態的企業經營者,不能不持續留意。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德拉瓦河的河畔追想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沒事不要創業【Podcast現場】Taylor指針式智能腕錶 瑞士品牌背後的台灣傳承採訪⊙蕭硯駿、王安慈 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刪到只剩20字打動對方文⊙經濟新潮社提供

財經觀點

經濟新視野地主與富農的逆襲!樊家忠

全球焦點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美中阿拉斯加會議為何不歡而散?何清漣
大千世界時間也是一個神青蓮

GOODS

生活風格

劉惠宜專欄老鷹不老?(上)劉惠宜
品味古時尚王清霜〈佇聆孔雀〉 傳承漆器千百年魅力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臺中市文化局

「有買有保佑」滴雞精品牌農純鄉聯名大甲媽祖 喝搭搭讓你平安一整年

農純鄉與鎮瀾宮系列禮盒於3/31上市,圖為平安健康滴雞精禮盒。
編輯部

國際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台中大甲媽祖遶境」在2021年4月9日晚間11時05分起駕!每次大甲媽祖遶境路途中,總能看見信徒鑽轎腳的感人故事,人們因對媽祖的虔誠,徒步結緣,讓大甲媽祖遶境堪稱地表上最大遷徙。

為了免去信眾無法參與的遺憾,大甲鎮瀾宮每年都會推出多樣化的聯名商品。今年滴雞精品牌農純鄉「首度」跨界合作,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Q版萌樣躍上禮盒,在大甲鎮瀾宮協助下繞香爐過火,有了媽祖加持ㄟ滴雞精,「喝搭搭」讓你平安健康一整年。

告別了動盪不安的2020年,守護所愛的人健康格外重要。滴雞精品牌農純鄉懂你尋求平安健康的平凡心願,首度跨界聯名大甲媽祖,以「平安健康」為理念推出限量聯名商品,「平安健康滴雞精禮盒」、「好孕安產滴雞精禮盒」和「平平安安粥」一共三款,紅色盒身湧現的是真摯的心意,加上印製Q版的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的庇佑,送禮自用全象徵著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寶寶和媽咪向來是農純鄉最珍貴的寶貝,這次為備孕中、孕媽咪、或是產後媽咪量身打造的「好孕安產滴雞精禮盒」裡面有常溫滴雞精以外,加碼的豐富內容物有「睏飽飽紗布衣」,衣服上印有千里眼、順風耳和媽祖圖騰,讓囝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精工刺繡的「惜命命御守」,一面是頭像 、另一面是媽祖ㄟ疼惜字體,幫你祈福、保平安。

同場加映,隨著平安健康滴雞精、好孕安產滴雞精禮盒附含的平安碗、及金好養杯盤組,是用以盛裝濃郁純粹的滴雞精,乘載著農純鄉對你的健康承諾,滴雞精來自職人滴煉工藝、不加一滴水,全是滿滿雞隻精華和心意之外,也有政府的健康食品認證給予安全保障,還有媽祖ㄟ疼惜陪你平安共好。正如農純鄉品牌精神,當媽媽與寶寶的好朋友,與大家同在、與社會共好。

媽祖如母親般守護人們的親民形象,創造多元衍生性,在台灣形成特殊的IP角色,更是商標數量最多的民間神祉,串聯各產業力量,吸引各界踴躍跨界合作!媽祖疼愛小孩的形象,讓許多優質品牌加入聯名商品的行列,也為聯名商品增添趣味性。

 

臉書證實中國駭客用假帳號攻擊維族人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Facebook總公司24日發表聲明,表示近期平台封鎖了幾個中國駭客帳號,因為這些帳號會發送惡意軟體給居住在海外的新疆人,讓目標對象的電腦或手機設備中毒,以此監控他們的生活。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群駭客被稱為維吾爾人(Earth Empusa)或邪惡之眼(Evil Eye),主要攻擊對象是維吾爾族的維權人士,記者和異議人士,這些被針對多數居住在土耳其、哈薩克、美國、敘利亞、澳洲與加拿大。

這些網軍組織會透過假帳號,偽裝成新聞記者、學生或維權人士,以建立對目標的信任,並發送禱詞、伊斯蘭辭典等目標會有興趣的文件,誘使他們點擊惡意鏈接,手法相當細膩。

Facebook解釋,是在進行例行檢查作業時偵測到這起網路攻擊事件,目前已把近100個假帳號全數移除,並通知所有受害用戶將相關的惡意連結從平台上撤下。

根據調查,這些駭客使用的侵入工具來自於中國北京的「Best Lh」、大連的「9Rush」兩家科技公司所研發,但Facebook表示尚未查到與中國政府有直接關聯。

Facebook網路安全調查員在部落格寫道,這些攻擊行為有幾個特色:長期持續運作、背後資源豐富、試圖掩蓋某些事情。

消息傳出後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至今尚未有回應,兩間軟體公司的對外管道也仍未聯絡上。

---

中國網軍一邊搞駭客攻擊維族異議團體,另一方面也積極拓展「新疆大外宣」。中央社報導,今年YouTube上突然冒出多個疑似中國「大外宣」的帳號,上傳新疆少數民族自稱「生活美好、行動自由」的影片,引起海外人權團體強烈質疑。

人權團體質疑,新疆的網路管制遠比中國其他地方嚴格得多,這些普通人「是怎麼把影片上傳的」?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Dilxat Raxit)對此表示,世維會已經注意到有人利用YouTube 頻道散布虛假訊息,以配合北京因應國際社會壓力,企圖歪曲當地維吾爾人遭到中國系統性迫害的現實。

哈薩克中國研究學者熱依斯汗也認為,這些讚美新疆少數民族生活的影片,相信是由官方策劃發到境外網站,影片裡的主角都是官方指派的表演者。如果新疆真如同影片描述得那麼美好,中國政府為何禁止外國獨立機構及外媒到新疆展開調查及採訪?

炒不完的愛國主義真好用?遲來N個月的新疆棉之亂

哨子先生

知名服飾品牌H&M在去年10月發表聲明,強調拒絕使用「來源有疑慮的新疆棉」,不和任何新疆的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當地採購產品和棉花等原料,當時不少大品牌也陸續跟進。

這則N個月前的聲明,卻在前些天忽然被北京中央挖出來炮打,指責H&M依邊指責中國一邊又在中國賺錢。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也高調嗆聲,表示中國老百姓不允許一些外國人「吃飯砸碗」。

中國官方在推特上主動發起「#新疆雪白的棉花」、「#我支持新疆棉花」等hashtag串連標籤,並動用官媒力量開始檢視去年同樣發表聲明拒用新疆棉的品牌——UNIQLO、無印良品、Nike、adidas、Converse,企圖繼續炒熱這議題。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中國境內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目前已迅速下架H&M所有產品,H&M實體門店也在百度地圖全面「被消失」。其他品牌尤其Nike和adidas也陸續被封鎖抵制,知名藝人此時此刻團結一心,展現「愛國情操」,宣布拒絕代言、切割「境外勢力」,其中不乏港台藝人陳奕迅、歐陽娜娜、彭于晏、張鈞甯、許光漢等人。adidas目前為收到明星解約公告最多的品牌,已有17位明星宣布解除合作。

不過也有網友調侃,要看這波抵制能堅持到何時,「畢竟現在央視又開始轉播NBA了呢」。還有網友分享,昨天剛發售的Nike限定款球鞋已經被搶購一空,(難道是用人民幣下架以示處罰?)「愛國是口號,愛美(此美非美)是生活」的人生哲學看來放諸四海皆準。

有趣的是,無印良品的中國總部對外表示並未抵制新疆棉花,而且仍有大量新疆棉產品正在銷售。也有記者發現ZARA母公司網站已經將去年發表的「對強迫勞動零容忍」聲明悄悄下架,試圖避過這波「愛國棉之亂」風波。

從這個月動作頻頻的「瘋狼外交」到處找人吵架,反擊歐美宣布抵制歐盟人士組織,到點名「愛國棉」引發服飾品牌大亂鬥。這一波又一波的愛國主義炒作,無非是在激發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召喚百姓們眾心同歸。

問題是,中國國內有發生甚麼事,需要特地激發團結力呢?

不過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中國人還有衣服可穿嗎?

中駐法大使罵法學者「小流氓」被圍剿

看傳媒
哨子先生

不是我很愛講中共怎樣,這個政府怎麼整天在跟人吵架啊⋯⋯這幾天忙著寫中美會談和新疆問題都還沒休息,戰狼們又在法國搞出一樁外交事件,這次是為了我們台灣撕破臉,怎麼感覺有點害羞(?)

事情是這樣的,法國媒體上週陸續報導,指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2月時曾致函要求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取消正在研擬中的國會訪台計劃,有報導更指信函內用了「譴責」字眼。據報導,李察當時立即回信盧沙野,表示將不會改變行程。

中方對法國議員指手畫腳的消息一出,政界譁然,法國東亞問題專家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在推特上發文,批評此做法不可接受,沒想到遭中國駐法使館轉推並批評波恩達茲是「小流氓」。

一個泱泱大國不顧基本的外交禮節,公開指名道姓侮辱駐在國學者,法國輿論又驚又怒,法政學界立即團結起來支持波恩達茲,要求法國外交部立刻傳召盧沙野給予警告。

被罵的波恩達茲EQ很高,他先感謝聲明支持他的各界人士,並馬上在推特自介加上「流氓」一詞。波恩達茲說被罵並不會對他造成影響,「但令人擔憂的是(中使館)在外國任意使用這種粗野的修辭,以及中國大使可以在法國領土隨意地辱罵記者和議員。」

就在爭議持續延燒的情況下,中國駐法使館沒有要收手的意思,在22日發表新聞稿表示,內文寫:「如果真有『戰狼』的話,那是因為『瘋狗』太多太凶,包括一些披著學術和媒體外衣的『瘋狗』對中國瘋狂撕咬」。

直接罵法國政界學界的一票人是「瘋狗」,盧沙野的用詞讓整起事件幾乎快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法國外交部當然不可能繼續裝傻,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22日晚間在推特上一連發出兩則貼文,寫道:「中國駐法使館針對歐洲議員、學者與外交人員的言論與行為完全不可接受。我已要求召見中國駐法大使,以嚴正提醒他這些訊息。」

面對法國外交部長的震怒,中駐法使館怎麼回應呢?——行程很忙明天再說。就在外交部長發推後半小時,駐法使館發推寫:「大使盧沙野今天因行程關係無法前往法國外交部。他明天將會前往外交部,針對歐盟制裁中國人員與機構,以及台灣相關問題進行說明。」注意,大使館使用「進行說明」這個詞,也就是擺明沒有要去求和的意思啦!

看完一連串事件後,到底誰是瘋狗?在這裡引用一開始事件主角李察先生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的一句話:「這名外交官的態度以及不當言行,中國政府都是知道且認可的。這一切讓法國人看清中國領導人真正要的是什麼,這也是他受到的真實制裁。」

 

五眼聯盟針對新疆問題制裁中國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訪問歐洲,出發當日宣布以侵犯新疆維族人權為由,連同加拿大、英國、歐盟共同對中國政府發動制裁。

布林肯在聲明中表示:「在國際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譴責聲浪之時,中國繼續在新疆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宣布依照《全球馬格尼次基人權》法案,制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王君正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廳長陳明國。

這是拜登政府首次使用「種族滅絕」(genocide)一詞形容中國政府十多年來在新疆對維族等少數民族的壓迫。國務院表示,中國政府持續致力於新疆地區的種族滅絕和人權犯罪,美國呼籲中方停止壓迫維吾爾族,並釋放所有被拘留者。

歐盟也在同一天宣布制裁王君正和陳明國,還有前新疆政法委書記朱海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王明山,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英國和加拿大隨後也做出同樣的決定。

加拿大外交部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當局以國家主導的方式系統性的侵犯人權。」

這是自1989年發生天安門事件以來,歐盟、加拿大和英國首次對中國實施制裁。

不只北半球,南半球的澳洲與紐西蘭也加入串聯,在制裁聲明宣布後的同一天,澳洲外長潘恩(Marise Payne)和紐西蘭外長馬胡塔(Nanaia Mahuta)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他們「嚴重關切越來越多關於新疆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受到嚴重迫害的可信報告」,並支持加拿大丶歐盟丶英國和美國宣佈的相關措施。

面對西方國家有計劃的串連圍堵,中國外交部氣到不行,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歐盟制裁,宣布反過來制裁10名歐洲官員和4個機關組織。

丞相,起風了,嗎?

雷聲大 雨點「直接消失」的中美阿拉斯加會談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眾所注目的中美阿拉斯加會談,雖然會前「吵架王大賽」戰得如火如荼,一時間成為國際熱門話題。但隨後的三輪會談卻沒有釋出太多消息,會談結束後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從19日會談結束至今,甚至沒有任何一方談到具體的會談結論,都只是泛泛帶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會後接受現場記者採訪時,形容對話「艱難而直接」,他認為中美在許多領域存在根本上的分歧,包括中國在新疆、香港、西藏和台灣的作為,當然也包括網路領域。他說:「當我們明確指出這些議題時,得到了牴觸式的回應,這不讓人意外。」

同樣出席會談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證實對話過程並不容易,但這是「早就預料到的」。

既然早就預料到,那為何還要特地舉辦會談呢?這場會談無疾而終,真的只是美方低估了中國外交團隊的「狼性」程度嗎?

中方成功創造一場造勢大會

另一方面,中方倒是成功把這場會談打造成一場「造勢大會」。會前發言時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訓話」美方的作為,在國內引來一片叫好,網友紛紛留言「美國應該認清現實」、「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經不是清朝末年的那個中國了」。

根據媒體報導,截止3月20日凌晨,新浪微博的熱搜榜前10中,有三條內容都是中美會談相關新聞,是近年來討論熱度最高的政治議題。畢竟這種政治新聞,中國政府當然不會禁言囉。

尤其楊潔篪那句「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更是激發國內小粉紅的愛國之心,相關梗圖在網上瘋狂被轉發。《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甚至盛讚這場會談值得「載入史冊」,因為這是「中美兩大國前所未有的公開面對面交鋒,極具象徵意義」。

自我感覺超級良好到令人佩服。

很明顯的,楊潔篪目的當然不是要把布林肯一行人罵到無地自容,就像《BBC》說的,在外交大會使用「洋人」一詞,證明這些話「更多是說給中國國內的觀眾聽。」

雙方出乎意料的給予好評

老美不愧是老美,不管發生何事也同樣「自我感覺良好」、自信心爆棚。即使會前吵吵鬧鬧,但布林肯受訪時仍認為美方有達到舉行會議的兩個目的:一、告訴中國,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行為」表達嚴重關切。二、明確闡明美方政策、優先事項和世界觀。

中方雖然把美國罵得狗血淋頭,但會後居然也保持正向論調。楊潔篪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這次的戰略溝通是坦率的、建設性的,是有益的。」

從會談開始時的針鋒相對,到會談結束時作出「有益的」和「達到目的」評價,這中間的跳越之大實在超出人們的想象。 有專家分析認為,先是高調的大吵一番,才能在閉門會議上更理性務實地討論具體事項。

曾擔任美國聯邦政府顧問的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也認為,這次會談實際上要比外面看到的情況要好。 不過他估計拜登和習近平至少在一年內都不會見面,因為「他們(拜登和習近平)都在幕後爭取,試圖在元首峰會舉行的時候能夠拿出一些有成效的東西。」 

會談意義在滿足「國內政治需求」

阿拉斯加會談結束後,到底對美中關係會產生甚麼影響,目前還是眾說紛紜。樂觀派認為兩國接觸總比不接觸要好,至少拜登改變了中美雙方先前因川普而完全封閉的對話管道,對穩定雙邊關係是個好消息。

但悲觀派則認為,這次會談根本不是中方所稱的「戰略會談」,只是一個單方活動,如果中方沒有作出任何妥協和改進,雙方就不可能恢復任何溝通機制。 

這場會談先前雷聲轟隆作響,最後居然不了了之作結,這種發展不免讓人錯愕且霧裡看花。但如果跳脫「中美關係」的思考框架,回頭看看中美目前國內政治現況,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美國拜登政府剛上任,需要民主、共和兩黨支持,化解大選導致的國內分裂情緒,這時候表現出「對中強硬」的態度才對拜登團隊有利。因為根據美國近期公布的民調顯示,有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七成人支持實施對華強硬的政策,即便傷害經濟利益也要敦促中國改善人權,表示對中強硬的鷹派主張已成美國民意主流。

至於中方就如同前面所說,直接打造出一場成功的造勢大會,喚醒民眾的愛國之情,成功為先前中美貿易戰和人權議題影響的士氣扳回一城。

結論,這場會談雖然沒有實質效果,但對兩邊政府來說反而獲得不少效益,不能說是一個「失敗的會談」。而我們身為觀眾,就是看了一場浪費時間、不知所謂的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