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如何連續 36 天提升臉書觸及?貼文突破 100 萬觸及數的 5 種寫作策略

Jemmy Ko提供
Jemmy Ko
作者 Jemmy Ko,《JKL SEO》公司創辦人、首席搜尋優化師。精通 SEO 與內容行銷,也提供免費學習資源。
「觸及人數」的意思,就是「你的貼文出現在多少人的臉書版面上」。
󠀠
數字越高,表現就越好;觸及人數越低,就表示越少人看得到你的貼文。
󠀠
我的貼文連續 36 天被系統提升觸及,也在四週內破了 100 萬觸及數。
󠀠󠀠
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臉書的表現,以下 5 種是你可以參考的實戰寫作策略:
󠀠
▋➀ 站在臉書的角度想,寫「優質內容」
󠀠
如果你是臉書平台,怎樣的貼文越多人看到越好?
󠀠
好內容。
󠀠
這樣才能把大家留在平台上。
󠀠
不然滑臉書的時候如果一直看到廢文、灌水文,大家就會越來越討厭這平台,臉書當然要盡量讓它們觸及越低越好。
󠀠
請創作能讓讀者感興趣、覺得有幫助、願意互動的發文。有了這個概念,你就可以在出發點先贏過幾千則別人的發文了。
󠀠
高品質的內容,不管在哪種平台幾乎都是不變的王道。
󠀠
▋➁ 日更
󠀠
這我覺得比較沒法躲避,因為社群有「稍縱即逝」的特性,系統希望你經常更新。
󠀠
我的經驗是:偶爾中斷不是太大的致命傷,但系統會「每天」用你的貼文互動數來評估是否提高觸及。
󠀠
如果持續都有觀眾來互動,那你的能見度就會持續提高。
󠀠
可是,再厲害的爆紅社群貼文,也很逃過「沉帖」的命運。常常更新才會保持互動、讓系統知道:你發的內容值得推廣。
󠀠
▋➂ 找到合適的貼文種類
󠀠
臉書希望每個人的動態牆保持「營養均衡」,能出現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內容。
󠀠
也就是說:每個人打開 Facebook,最好都能看到短影音 Reels、圖片、限時動態、短文字、長文章⋯⋯
󠀠
所以,如果同一種內容形式太多人發,你就要跟一大堆「同種類貼文」爭搶能見度。
󠀠
像我就覺得「分享」、「帶外站連結」的發文形式,表現每次都很差。
󠀠
但我寫「純文字」的貼文,往往表現最好。
󠀠
你可以適時換換口味,找出你觀眾最喜歡的發文類型。
󠀠
▋➃ 延續讀者的留言
󠀠
我覺得這是 Facebook 一個很有趣的偏好:它喜歡能「引發留言互動」的貼文。
󠀠
找到「有梗」的話題,然後回應它們,就能增加貼文的「互動次數」。
󠀠
我看過很極端的例子,是發文者故意激怒或嘲諷留言的讀者,想辦法「找架吵」,不然就是爭執時,故意講述錯誤、有破綻的觀點來把別人「釣」出來反駁,其實效果滿好的。
󠀠
我不建議你做到這麼極端,但你一定要知道:臉書偏愛「能引起踴躍留言」的貼文。
󠀠
▋➄ 跟風
󠀠
我猜你常常看到:每當出現某個流行話題,各種帳號都要來「湊一腳」。
󠀠
其實這是因為臉書會提高「跟風貼文」的觸及數,所以你更容易看到它們。
󠀠
發生重大議題,大家都在社群熱烈討論的時候,內容創作者如果「獨善其身」,反而可能會表現不好。因為注意力都被熱門話題帶走了。
󠀠
為了求表現,「跟風」也是迎合演算法不得不的策略。
󠀠
但要注意第 1 點,如果蹭熱度的程度太誇張,例如內容明明沒什麼關聯也「硬要講」,那反而會弄巧成拙、變成品質不怎樣的貼文。
󠀠
▋總結
󠀠
提高臉書觸及,我透過實戰總結了五種做法,分享給你參考:1. 寫高品質內容,2. 日更,3. 注意貼文的不同種類,4. 延伸讀者的留言,5. 跟風。
 
 

良心犯被無辜判刑,女兒在台灣疾呼:中共即刻釋放我父親

白雪松(右)與女兒白宗悅。白宗悅提供
楊戎真

「遼寧省鞍山市法輪功學員白雪松被枉判三年半,於2023年4月10日被劫持到大連南關嶺監獄,4月25日被轉到大連市監獄,目前正在被大連市監獄五監區嚴管迫害,不讓家屬探視。」

讀著《明慧網》上的這一段文字,兩歲時,媽媽抱著她去看守所探視爸爸的那一幕,驀然襲上心頭,隔著一道玻璃與話筒,年幼的白宗悅只會喊爸爸。「那時我不懂發生了什麼,但是莫名的好難過,好難過。」儘管年幼,那一幕深深地烙印在白宗悅心底。

那是1999年的事,那一次,父親在海城市看守所裡呆了40天,受盡了折磨,家人幾經奔走,花了幾萬元人民幣,才勉強讓父親回家。

熱心助人的白雪松

1995年,21歲的白雪松接觸到法輪功,並開始了修煉之路。作為一個法輪功學員,白雪松事事按照法輪功真、善、忍的法理為人處世,他當時任職的證券公司,有經理挪用公款炒股票,因為看中他的業務能力,又忌憚他知道內情,於是以利誘之,卻被他斷然拒絕,儘管當時家中經濟拮据。

「他非常樂於幫忙別人,不管是同事、鄰居、同行、朋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他懂電腦,誰家電腦壞了都找他,儘管自己很忙,他永遠都無償幫忙,幾乎成了大家的免費電腦維護員。」

「他總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在河北秦皇島市開民宿期間,曾經有一對年輕的長租客,經濟緊張交不出房租,積欠了一段時間的租金,我爸爸不想給他們壓力,反而還讓那對年輕人不要發愁,房租他不著急收,可以先欠著。我那時不理解我爸,現在才體會到那是一顆多麼悲憫的心。」

「他很厚道、孝順、有耐心,對老人家永遠和顏悅色,從不頂撞,我看過爸爸教老人家使用手機,非常有耐心,也看過他背著腿腳不方便的太奶奶(爸爸的奶奶)上下五樓,對待外公、外婆的態度,比我媽媽還好。」

「爸爸還經常照顧被迫害家庭的孩子,接送他們上下課,在經濟上和生活上都無私付出,還給流離失所的大法弟子提供住處,從來不計較得失。」

「爸爸每天晚上都給我講故事,很願意花時間陪伴我,對待我像朋友一樣,從不用打罵的方式,如果話說重了,過一會兒還會過來跟我道歉,說他剛才話說重了。」

看著從小與父親一起拍的影像,畫面勾起白宗悅深深的思念,父親的身影如今是遙不可及,2015年到台灣就學,2019年在台灣結婚,人生中每個重要的階段,父親卻屢屢缺席,儘管隔著海峽,但真正阻隔父女、親情的,卻是無信仰自由的鎖鏈。

2

白宗悅與父親。白宗悅提供

 

迫害碾碎了一個家庭

1999年7月,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下達了鎮壓法輪功的命令,並對法輪功展開鋪天蓋地的造謠與汙名化。與眾多法輪功學員一樣,白雪松一心要讓人們明白真相,「他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他在大法(法輪功)中受益良多,大法被無端誹謗,他要站出來為大法說句公道話。」

1999年年底,白雪松前往北京天安門,眼見一條迎風招展的橫幅,因為警察抓走一名學員而垂下,白雪松立刻上前,撿起掉落的一端,橫幅重新被拉開,但很快地白雪松也被警察抓走,並被帶回老家遼寧省海城市,關進當地的看守所。

兩歲的白宗悅首度嘗到與父親離別的痛,隔著看守所的玻璃,電話那一頭稚嫩的聲音只知道喊爸爸。四十天後,白雪松被放回,他告訴妻子,沒想到自己會活著回來。

2001年,中共炮製了一齣法輪功學員在天安門自焚的偽案,事件在電視上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致使廣大民眾對法輪功,從原本的同情、支持,轉變為仇視。白雪松的妻子對丈夫的態度也有了180度的轉變,過去曾與白雪松一起到公園煉功的她,如今卻時不時地為難丈夫。

恐懼與不理解占據了她的理性,她擔心白雪松也會如同那些「自焚者」一般,做出非理性的舉動。然而,媽媽卻成為非理性的那一個,「媽媽把爸爸的衣服剪破,從4樓丟到樓下;在爸爸打坐時,一盆冷水兜頭扣下來,爸爸都不為所動;她還成天找各種理由跟爸爸打鬧,把爸爸放在家裡的真相光碟摔壞,並撕毀了很多相關的書與資料。」

見識法輪功的神奇與學員的不凡

直到2006年,白雪松的妻子感受到法輪功的神奇,態度才漸漸轉變。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夜,9歲的白宗悅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口眼歪斜,一旁的母親被這樣的景象嚇傻了,抱著白宗悅拼命地呼喚她的名字,過了一陣子,白宗悅的手腳漸漸的鬆開,慢慢地恢復正常。

到醫院做X光、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是得了癲癇,母親帶著白宗悅到北京四處求醫,看完西醫看中醫,花了很多錢,開了很多藥。儘管每天吃藥,病情卻加重,從半個月發病一次,一個禮拜犯一次病,到後來三天兩頭就發作。

由於不少法輪功學員是因為疾病走入修煉,並獲得了奇蹟式的康復,對於女兒的病情,白雪松堅信:我是修煉大法的,一人煉功全家受益,我的孩子不會有事。他告訴妻子:如果再犯病,就在孩子身旁唸「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對於丈夫的叮囑,她嗤之以鼻。

直到有一天,白宗悅嚴重地抽搐,臉色已然鐵青,人中都被母親掐破了,卻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驚慌失措的母親,絕望中想起丈夫的話,本能地大喊「法輪大法好」,聲音大到驚動了一樓的住戶。話音剛落,白宗悅的手腳竟一點一點地鬆開,臉色也從鐵青慢慢恢復正常,逐漸恢復了意識。

戲劇性的一幕,讓白宗悅的母親感受到法輪功的神奇,雖然疑惑:會不會是巧合?但白宗悅從此以後再沒有癲癇發作。「十六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犯一次病,一直非常健康。媽媽這才確信,爸爸說的是真的,他的信仰是真的。爸爸也因此更加堅定,決心跟更多人分享大法的美好。」

女兒死裡逃生,讓母親見證了法輪功的神奇,而讓她深深動容的,則是其他學員「無限的包容,無限的關懷與無私的幫助。」

2013年,白雪松再度被抓,「我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去找其他煉法輪功的人幫忙,他們非常的熱心,馬上聯絡很多同修來幫忙,並想辦法營救。其中還有一個朋友,她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她直接帶着我跟媽媽,到派出所裡面要人。」

「她難道不怕危險嗎?她願意為了我爸爸冒險,把我們家的事當成她自己的事,媽媽很欣賞、很敬佩這些同修。」

步履維艱護法路

第一次從看守所出來以後,原本工作的證券公司,因為受到巨大壓力,決定讓白雪松停職,所幸在公司所有同事聯名要求下,白雪松得以復職。但好景不長,2004年,公司在官商勾結夥同黑社會勢力逼迫下宣布破產,白雪松也失去了工作,開始了四處打工的日子。

中共的迫害政策,包括對法輪功修煉者做特殊的標記,那一道無形的枷鎖,迫使白雪松一再失業,甚至求職困難,生活幾乎陷入絕境。為了生存,白雪松曾經到很遠的工地打工,每天天剛亮就出門,直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累到吃飯的力氣都沒有,僅為了賺取非常微薄的工資……

在走投無路下,2009年白雪松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投奔親戚,開始了民宿生意,才有了短暫的安定。2010年,生意有了一點起色,白雪松接上妻子與女兒,一家人總算又團聚在一起。

與此同時,白雪松沒有停下他對中國人講述真相的腳步。

再度破碎的家

平靜、踏實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2013年4月,白雪松去接住宿的客人,卻被巡警盤查,發現背包裡有一本法輪功的真相小冊子,他再度被帶到派出所。

寧靜的歲月又被撕出一道口子,在白塔嶺派出所裡,白雪松被警察毆打,第二天被送到秦皇島拘留所非法關押,家屬多次去派出所要求釋放。經多方營救,五天後,白雪松才被放回家,當時他已絕食五天。

2014年夏天,白雪松載著父母、妻女,一家五口開車從老家海城市回到秦皇島,毫不意外一路上車子都被監控,剛到家放下行李的白雪松正準備出門工作,一下樓就被警察帶走,直到半夜12點才被釋放。

2015年,白宗悅來到台灣上大學,2016年的暑假留在台灣實習,7月底,白雪松打電話祝福女兒生日快樂,誰承想這句生日祝福,卻是往後一年半裡白宗悅唯一聽到的父親的聲音。

2016年8月3日,白雪松帶著一個9歲的小女孩去超市,他想要給小女孩買點她喜歡吃的東西,女孩的爸爸兩年前被迫害致死,女孩的媽媽在前一天被警察帶走。白雪松希望她能暫時忘掉那些難過的事。

剛走出超市門口,白雪松便被六、七個便衣警察一擁而上抓住,警察把白雪松強行塞進車裡,留下目睹一切的小女孩,從此受創的心靈對警察的恐懼如影隨形。

那一天夜裡,白宗悅與母親突然聯繫不上白雪松。這個家在中共的鐵蹄之下,再度破碎。

善良的人遭非法判刑

2017年10月10日,白雪松被非法判刑一年零八個月,關押在秦皇島盧龍縣看守所的期間,每天吃不飽飯,且被強迫做奴工,從上午七點做到晚上八點,有時中午還不得休息,有時加班到半夜十一、十二點。白雪松因拒絕奴役,被戴上手銬腳鐐,獄警還指使犯人毒打他。

2018年4月1日,白雪松在親人攙扶下走出盧龍縣看守所,當時的他面黃肌瘦,走路一瘸一拐,原本體重約75公斤,回家時已不足50公斤,熟悉白雪松的人,根本認不出他來。這一次非法關押對白雪松的身心造成了重大的傷害,很長時間都沒恢復正常。

2021年1月20日,白雪松開車送一個行動不便的老太太去鞍山學員家,沒想到又被蹲守的警察帶到派出所,在鞍山市鐵西區繁榮派出所裡,副所長對他大打出手,不但多次搧他耳光,還拿裝滿飲料的可樂瓶狠砸他的頭。

2022年9月,白雪松被以「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名,判刑三年六個月,這是一條慣常用來定罪法輪功學員的條例,但被律師認為毫無依據,因為即使是中國的法律,也沒有任何一條明文規定不許煉法輪功,沒有任何法律將法輪功定為邪教。

白雪松目前被關押在大連市監獄五監區,受到非人的對待,「每天強迫他看汙衊法輪功的錄像,強迫洗腦,迫使他「轉化」(即放棄信仰),期間不讓買生活用品、不讓去廁所,不讓睡覺……且不讓家屬探視。」

面對父親再度被非法關押、判刑,白宗悅內心無比沉痛,父親善良、正直,奉公守法,卻在監獄裡過著被酷刑、奴役的日子。原本最值得信任,除暴安良,保一方百姓平安的執法人員,卻對無辜的好人強加罪名、製造冤獄,令白宗悅難以接受。

對父親的營救,也是對所有含冤入獄的良心犯的救助,白宗悅真心希望,不要再有父親缺席女兒婚禮的遺憾。她希望能與父親團聚,一家人的人生紀錄不再因為父親的缺席而跳格。

米其林餐廳膳馨推出端午禮盒 紅藜干貝入粽

膳馨御品珍味干貝粽。業者提供
謝平平

台中米其林名店「膳馨民間創作料理」一直是老饕的口袋餐廳,沒有訂位幾乎很難順利用餐,近年在餐飲版圖上不僅進攻冷凍食品,在小七鋪貨,也設立線上商城,今年端午更推出干貝、紅藜素粽,既美味又健康。 膳馨推出的御品珍味干貝粽,嚴選食材,如日本北海道干貝,一粽入口,口感立刻昇華,烹調方式健康,散發豐富香氣。

1 膳馨端午禮盒預購數量年年創新高。業者提供

 

為因應食素者眾,也特別推出紅藜御品珍菇素粽,以健康為訴求,紅藜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與礦物質,如鉀、鈣、鎂、鐵、磷等,能抗氧化,也被飲食界稱為紅寶石,為原住民常用食材,也是近年的膳食纖維新寵兒;為增加口感,膳馨加入蓮子與各種孤累,口感層次分明。 從餐廳到超商,再到線上商城,只能說「膳馨」總不讓人失望,去年粽子熱銷 2.4 萬顆,今年預購數量直接衝破 3 萬顆。此次,除二款粽子禮盒,還可選擇辣椒醬款粽子禮盒,讓粽子更加美味,線上商城網址:https://www.shan-shin.com/。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Adobe Stock
第245期
貫明

人世間的紛爭不斷,說到底都是為名、利、情而爭。一個人如果不爭名、不爭利,有些世人就可能認為他軟弱無能,其實不然。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道德經》最後收筆時,又寫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六十六章中,則明確指出了「為而不爭」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所產生的最終結果就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爭食一道菜

記得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生活在中國北方農村的我,經常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有一次,鄰村為一個過世的人舉辦葬禮,事畢之後喪主就招待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吃一頓飯。

我與比我大三歲的堂哥一起參加葬禮,然後又被邀請同桌吃飯。一個飯桌上共坐有八個客人,開始時上了幾道非常簡陋的素菜,大家倒也沒爭沒搶,慢條斯理地一邊吃、一邊聊天。

可是,最後一道菜是豬肉炒粉條,那個年月豬肉在農村可是非常奢侈的珍品,所以這個碗中大部分是粉條,上面只有四小塊豬肉。我正在猶豫八個人怎麼分吃四塊豬肉時,桌上五個眼明手快的年輕人已經同時操起了筷子,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豬肉放進自己的口中。

這時其中有兩個人同時夾住了一塊肉,連拉帶扯兩方都不肯放手,最後由於爭搶,他們把剩下的粉條也打翻在桌上。等我與另外兩個老年人緩過神來時,碗裡已經空空如也,連粉條也沒有了。事後堂哥以教訓的口氣對我說:「你不爭不搶,永遠吃不到嘴裡。」

後來,看到好吃的食物或好玩的玩具,雖然我也有了想爭的念頭,但是比我大三歲的堂哥在體力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每次都是他捷足先登,當時我也只好忍氣服輸。

爭而無用

然而,終於在大學招生統一考試的成績公布那一天,堂哥第一次沒能依靠他的體力爭過我。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讀書,他卻必須繼續在故鄉做農民。自那以後,我吃豬肉的日子就逐漸多了起來,堂哥再也無法用爭搶的方式來奪走我碗中的肉了。

後來,我偶爾回故鄉時看到他,雖然他仍像幼時那樣見利必爭,但是農村的大環境就已經注定了他與富裕的生活無緣,爭搶的作風又大大破壞了他的人際關係,再者他也不是每次都能爭得過別人,因此大部分日子都與粗茶淡飯為伴。時至今日,慣於爭搶的行為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收穫與快樂,四十多歲時就已滿頭白髮,五十歲不到牙齒就開始脫落,而且腰痛、腿痛、頭痛等各種雜病也隨之而來。

 

老子在《道德經》最後收筆時,又寫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圖為〈宋緙絲青牛老子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老子在《道德經》最後收筆時,又寫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圖為〈宋緙絲青牛老子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聖人之道

「天之道,利而無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末尾的這句話,讀起來就能感覺到這位中國古代的大先知對生活在世俗中的人們的最後一次叮嚀。在聖人的心目中,人世間為了名利或物質享受所發生的爭爭鬥鬥,就猶如人在觀看兩隻螞蟻在爭奪一塊腐爛的醜肉一樣,不值一哂。

所謂「不爭」,就是指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如果說「善者不辯」是提醒人們注意修口的話,「為而不爭」則是勸人們修心向善。「不爭」,並不是讓人無動於衷而無所作為,而是勸人們凡事要順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強取豪奪。

人世間的大善之人也都是以「為而不爭」的心態,默默地為他人奉獻而不求回報,與他人沒有任何紛爭,對社會與自然沒有任何索取,那確實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崇高精神境界。(轉自紐約《看中國》週報)

傳記電影《美麗境界》 利己利人方可謂美麗

▲著名數學家約翰.納許與其妻子其妻艾莉西亞2014年攝於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Getty Images
第245期
雲玥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又譯作「美麗心靈」,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講述的是著名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的故事。影片用懸疑的方式,成功地讓觀眾進入納許的世界,當觀眾分不清真實或虛幻時,彷彿也體現出那正是他經歷的一切。

 

珍妮佛.康納莉以《美麗境界》一片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Getty Images

▲珍妮佛.康納莉以《美麗境界》一片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Getty Images

 

電影由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並由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出演約翰.納許,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飾演其妻艾莉西亞。該影片在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8項提名,最終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女配角獎。羅素.克洛則以本片榮膺金球獎最佳劇情類男主角。

納許主要研究領域為賽局理論、微分幾何學與偏微分方程式,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資深研究數學家,他提出的「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被廣泛運用在經濟學、會計學、政策與軍事理論、計算機科學、演化生物學,以及人工智慧等方面,並影響了全球貿易談判、全國勞工關係,甚至使生物進化學理論有了重大突破。

然而,他的學術生涯卻因為精神疾病(俗稱的精神分裂症)而一度中斷,他曾於1959年及1961年兩度進入精神病院,後來納許拒絕再接受精神藥物治療,1970年在症狀逐漸好轉後,得以回歸學術研究工作。

1994年,納許與另外兩位賽局理論學家約翰.海薩尼(John Harsanyi)和萊因哈德.塞爾騰(Reinhard Selten),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15年納許獲得數學阿貝爾獎(Abel Prize),卻於返家途中,與妻子兩人因車禍雙雙離世。

幻覺還是真實?

天才、數學、精神疾病,儘管納許的人生已然是一個天然的劇本,影片還是對其人生做了很多改編。不過,這些改動納許與妻子看過後均認為無傷大雅。以下所述僅針對影片內容,不涉及真實人生。

影片從1947年納許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所開始,教授致歡迎詞時,陳述了數學家在世界上的貢獻,希望這些數學家們能成為下一個摩斯、下一個愛因斯坦,理論能夠真正地被運用,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在高手雲集的名校裡,不善交際的納許顯得格格不入,他說自己的小學老師說他:「有兩個大腦,卻只有半顆心。」他坦言自己不太喜歡人,而人們也不喜歡他。

納許總是在宿舍的玻璃上寫下一長串的算式,即便他的室友查爾斯.赫曼(Charles Herman)喋喋不休,也干擾不了他的思考,在普林斯頓研究所那段時間,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當其他人陸陸續續寫出論文並發表時,他卻毫無斬獲,他希望自己能出人頭地,能在學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急著要創出自己的原創理論,想成為有所貢獻的人。

談到納許便繞不開他的「納許均衡理論」,影片中設計了一個這些高材生在酒吧泡妞的場景,巧妙地讓觀眾對納許均衡理論有些許的了解,儘管並非真實的情況,但頗具娛樂性。

酒吧裡,金髮美女與幾個女伴出現,吸引了這些高材生的注意,他們引用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理論:在競爭中,個人的野心往往會促進公共福利。因此,大家要「各憑本事征服金髮美女,出局的人去黏住她的朋友」。

一陣思索後,納許說亞當.斯密得修正他的理論了,從而得出他著名的「納許均衡」理論,他說亞當.斯密說,最好的結果來自於團體裡的所有人,都去做對「自身」最有利的事。但他認為這樣並不完整,因為最好的結果來自於團體裡的所有人,都去做對他「自身和團體」最有利的事。

他起身離開了酒吧,潛心發展自己的理論,最終該理論被指導教授所認可,並認為他做出了一個「量級的重大突破,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職位」,他以此獲得博士學位,並順利進到惠勒實驗室(Wheeler's lab)。

5年後,1953年,納許開始為五角大廈破譯密碼,成為了一個有建樹的學者,一個破譯專家,他的工作既機密又重要,他不能讓邪惡的蘇聯毀了世界。給他任務的是一個被稱作大哥(Big Brother)的情報人員威廉.帕徹(William Parcher)。納許陷入了海量的雜誌裡,整日淹沒在破譯工作中。只要密碼一破譯,他便一次次將破譯的密碼以機密郵寄出,日復一日。

另一方面,他與女友艾莉西亞(Alicia)的感情日漸升溫,在眾人的祝福下,他們走進了婚姻。

破譯的工作越來越危險,槍戰、追逐,疑神疑鬼的行徑,讓周遭的人包括妻子、學生、同事,都覺得他不正常,但由於事涉機密,他無法對任何人說,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

從虛返實

直到一天,他在哈佛大學的全國數學研討會的演講上,為了躲避蘇聯特工的追補,他逃離演講台,但最終卻遭到這些人的控制,並帶入精神病院。

劇情急轉直下,深入納許虛幻情境的觀眾也迎來了衝擊,一時難以接受這一切來自他的幻覺。由納許視野鋪陳並堆疊出的幻象世界,早已建構得異常堅固,猶如一個堡壘,有血有肉的室友查爾斯與其姪女、情報機構頭子帕徹、蘇聯特務,以及祕密傳訊的地方──瓦解了!

編劇成功地引導觀眾進入納許的世界,再粉碎它。儘管與事實不符,這樣的場景設計相當高明,整部影片極具懸疑性,讓觀眾置身在真實與虛幻間,也因此得以理解納許的狀態,一直以來都信以為真的事,卻在一夜間崩塌了。

納許的幻覺再度出現,由於過於真實,觀眾再度陷入疑惑中。直到他不小心傷害到艾莉西亞,並意識到查爾斯的姪女從來沒有長大,他才驚覺那不過是自己的幻覺,觀眾也才徹底放下他所構築的虛幻,接受他「並不正常」。

據說真實的納許並沒有幻覺,只是幻聽,而招來幻聽的原因,以及表現出來的狀態我們無從得知。影片把他的精神疾病導向他強烈的求成之心,從而招來心魔。是求成還是報效國家,也許只有納許心裡明白。

 

羅素.克洛以《美麗境界》一片榮膺金球獎最佳劇情類男主角。Getty Images

▲羅素.克洛以《美麗境界》一片榮膺金球獎最佳劇情類男主角。Getty Images

 

年輕的羅素.克洛演活了一個飽受思覺失調所苦的天才數學家,電影巧妙地將真人的事蹟透過影像的方式,詮釋了賽局理論,以及納許所受精神疾病之苦的樣貌。而懸疑的敘事結構成功地讓觀眾不自覺地墮入五里霧中,當劇情翻轉時,不光納許分不清虛幻,觀眾也深陷其中不自知,而難以認同納許的妻子,直到抽絲剝繭般將幻覺逐漸揭露,觀眾才一步步解構由納許所構築的虛幻,重新認識他。

何謂「美麗心靈」?

最後贈送鋼筆的場景,讓這個故事有一個動人的結尾,也許是想呈現世界對一個曾經的瘋子的包容與接納。但諷刺的是,也是同樣的這個世界,將他視為一個瘋子,關進精神病院。

到底是幻覺,還是他真的接觸到了另外空間?天才與瘋子常被形容成一線之隔,非常人所思所想,難以在這個空間中被證實的,便容易被冠上「瘋」。但接觸到另外空間的人所在多有,納許最終也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被所謂的「治癒」,幻覺從未消失,他只是學會了與它們共存並忽視它們。

如果一開始納許與家人便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所謂的「幻覺」,也許我們會看到一個不同的約翰.納許。同樣接觸到了異界,為什麼有些人成為靈媒、仙姑,有些人卻進了精神病院?

故事叫「美麗心靈」,其實頗值得玩味,究竟是他還是妻子的心靈美麗?他與妻子兩人的相互諒解美麗?或者世界對他的包容與接受美麗?其實都不那麼貼切,或許是因為他提出的納許均衡──團體裡的所有人,都去做對他自身和團體最有利的事──利己利人,方可謂美麗。

戀戀日式老屋風華 走進台北最美的青田街

▲青田七六原為台北帝國大學教授足立仁寓所,二戰後由台大地質系馬廷英教授入住。
第245期
文、攝影⊙趙若蘭

紅塵俗事,紛紛擾擾。四月初,由花蓮前往台北,為自己和孩子們安排觀賞一場洗滌身心的藝術饗宴,也趁住宿地利之便,漫步台北市最美的一條街,充滿濃濃日式風情的「綠寶石」——青田街。

 

青田街擁有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腳步。

▲青田街擁有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腳步。

 

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 昭和町時空小旅行

從台北捷運古亭站5號出口走出來,步上久違的和平東路,除了一般商家以外,最有特色的是此處集結了許多筆墨莊、美術社、畫室、畫廊、裱褙店等,堪稱最具中華書畫之美的路段。

經過台灣師範大學和平校區,從一旁窄小的巷子拐進去,就來到隱身於繁華都市中綠樹如蔭的私房景點――擁有近百年 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了腳步,開啟沉澱心靈的時空小旅行。

「昭和町」的範圍大約落在青田街、永康街、溫州街之間,係因日本昭和時代初期規劃而得名,原為台北帝國大學(今之台灣大學)教授居住地,是集合當時台灣頂尖學者聚集的文教區,房屋建材和規劃設計都非常講究。

其後,一部分日式建築改建為四、五層樓公寓,也逐漸出現一些嶄新大廈。為了保留日式老屋風華,當地居民組成「青田社區發展協會」,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努力,和歲月拔河,陸續修復老屋成為餐廳、畫廊、茶鋪等,在巷弄裡堅持延續著街區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青田七六被綠蔭圍繞。

▲青田七六被綠蔭圍繞。

 

網路推薦必訪景點——青田七六

市定古蹟「青田七六」,是網路推薦的青田街必訪景點,地址就在青田街七巷六號。這座1931年落成的日式平房,由當時任職於台北帝國大學的日本教授足立仁所興建。二次大戰結束後,由前台大地質系教授馬廷英入住,亦是其長子、著名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的兒時家園。因不捨老屋無人維護,目前由台大地質系校友成立的團隊向台大租下此屋維護,除販售餐飲,還提供古蹟導覽。

 

青田七六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別有韻味。

▲青田七六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別有韻味。

 

一入大門,就能嗅出青田七六濃濃的日式木造老屋風情,以紅磚為基座的兩根柱子十分特殊,窗框別致優雅,透出暈黃柔和的燈光,庭院一景一物皆美。繞到後面是洋溢歐式設計風、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當陽光灑遍時更添韻味。

一旁的青田七六「小書房」提供周邊景點和導覽指引,也有相關紀念商品,溫馨可人。遊者不妨坐下來歇歇腳,感受一下「放空」的滋味。

 

青田街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

▲青田街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

 

享受古樸自然的街景 沉靜心靈再出發

短短的青田街巷弄交錯,綠意盎然,散發出古樸自然的寧靜與優雅。踱步欣賞兩旁充滿懷舊味的日式老屋、文創小店、質感茶鋪、別致咖啡廳、文藝展覽館……彷彿有說不盡的故事,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可謂實至名歸。

 

「台北徠卡之家」 原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下條久馬一教授的住宅。

▲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

 

徠卡(Leica)是歷史悠久的德國著名相機品牌,攝影殿堂「台北徠卡之家」原為舊大學宿舍,是由黑、白、灰三種樸素色調搭配而成的一棟日式老屋,凸顯出外牆上方紅底白字的徠卡招牌,低調而沉靜地矗立在青田街一隅。

這兒是徠卡直營門市,店內展售大量徠卡專業攝影設備和周邊商品,也是一處深具人文氣息的藝廊,新打造的玻璃屋頂引入自然光線,十分有特色。

 

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

▲「台北徠卡之家」 原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下條久馬一教授的住宅。

 

緩緩步行,瞥見以一排毛筆為造型的柵欄,眼睛為之一亮,原來是書法大師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整修後成為咖啡廳,也是小型展示館,希冀培育孩子閱讀經典,重拾筆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台北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

 

沿著青田小巷信步走著,來到大安森林公園邊的新生南路,一座回教風情的建築物十分顯眼,好似《一千零一夜》神話故事中的巍峨皇宮。這是台北最早參照伊斯蘭教法、仿土耳其奧圖曼式建築設計的禮拜堂「台北清真寺」,為1958年應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紹德訪台而建,歷時二年落成,1999年列為市定古蹟。

歲月淬鍊出青田街的美麗,走讀其中,品味歷史風華,滋味深遠。此刻,綿綿細雨灑落,我們匆匆告別青田街,懷抱滿滿的感動再出發。

沁涼的清甜 夏日水果西瓜

▲在炎炎夏日裡吃上一片冰涼的西瓜,瞬間就緩解高溫帶來的暑氣。
第245期
文☉愈粼粼 圖☉Adobe Stock
砂爽的果肉富含水分,清爽的甜分沁入心脾,夏季的代表性水果「西瓜」,該怎麼吃、怎麼挑、怎麼保存?品嚐西瓜甜甜的滋味,度過一個清涼的夏日吧!

砂爽的果肉富含水分,清爽的甜分沁入心脾,在炎炎夏日裡吃上一片冰涼的西瓜,瞬間就緩解高溫帶來的暑氣。你知道夏季的代表性水果「西瓜」,該怎麼吃、怎麼挑、怎麼保存?品嚐西瓜甜甜的滋味,度過一個清涼的夏日吧!

 

西瓜因盛產於夏天又名「夏瓜」,果實富含水分又稱「水瓜」。

▲西瓜因盛產於夏天又名「夏瓜」,果實富含水分又稱「水瓜」。

 

認識西瓜

西瓜(Watermelon)因盛產於夏天又名「夏瓜」,果實富含水分又稱「水瓜」,性寒的特性又得名「寒瓜」,是葫蘆科西瓜屬的植物。在台灣普遍的食用方式以鮮食居多,但有趣的是,在園藝學中西瓜是被歸為「蔬菜類」。

西瓜非原產於東方,從其名稱中的「西」字就可看出端倪。有一說法,在10世紀左右,西瓜因從中亞經絲路傳至中國西域一帶栽培,因而得名「西瓜」。早期探險家在非洲赤道附近的沙漠發現野生種西瓜,因此相信西瓜原產於非洲,富含水分的果實在當地是重要的飲水來源。

 

在台灣習慣將黃肉小西瓜統稱為「小玉西瓜」。

▲在台灣習慣將黃肉小西瓜統稱為「小玉西瓜」。

 

而台灣的西瓜最早由中國沿海一帶引進,直到1917年以後才有種植紀錄的出現。早年台灣種植的西瓜品種多來自中國與日本,然而因當時農民缺乏採種技術,在自行留種的情況下出現品種退化,造成品質不佳。1950至1960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開始系統地引種選拔,進行品種改良。

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民間業者投入西瓜育種,如成立於1968年的「農友種苗公司」所培育出的「金蘭」西瓜,是台灣西瓜首次在全美園藝新品種比賽AAS(All-America Selection)得獎的品種,在1975年的比賽中獲得了銅牌獎,其創辦人陳文郁先生更是享有「西瓜大王」的美譽。西瓜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比起果樹,進行品種改良的時間相對較短,年年都有新品種上市,也讓台灣的西瓜產業愈發多彩多樣。

 

西瓜為藤本植物,幼苗時期為直立生長,之後莖蔓會轉為匍匐於地面生長、結出果實。其葉子具有裂緣,形狀宛如羽毛,花朵為五瓣黃花,全株具有細毛。

▲西瓜為藤本植物,幼苗時期為直立生長,之後莖蔓會轉為匍匐於地面生長、結出果實。其葉子具有裂緣,形狀宛如羽毛,花朵為五瓣黃花,全株具有細毛。

 

西瓜的種植與產地

西瓜為藤本植物,幼苗時期為直立生長,之後莖蔓會轉為匍匐於地面生長、結出果實。其葉子具有裂緣,形狀宛如羽毛,花朵為五瓣黃花,全株具有細毛。

在種植上,西瓜為耐熱、不耐寒的植物,喜歡高溫少雨的生長環境。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日照,陽光有助於形成果肉砂爽的口感,促進茄紅素、果糖等成分的生成。日夜溫差大的氣候能淬鍊甜分,果肉的顏色、糖度也與氣溫息息相關。

西瓜經常種植於河川或沙地,每個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都不太一樣,植株生長期與果實發育期都需要大量的供水,但其根部不耐濕,因此適合培植於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開花期若遇雨則會影響著果率,而採收前則會特意減少灌溉以提高糖度。

地處亞熱帶及熱帶的台灣,春、夏、秋季都有西瓜產出,但盛產期集中在4至8月。從北到南幾乎每個縣市都有西瓜種植,大宗產區為彰化、雲林、台南、屏東與花蓮。

 

西瓜有高達90%以上的水分,清爽的甜味裡含有人體好吸收的葡萄糖、蔗糖與果糖等。

▲西瓜有高達90%以上的水分,清爽的甜味裡含有人體好吸收的葡萄糖、蔗糖與果糖等。

 

西瓜的營養成分

西瓜有高達90%以上的水分,清爽的甜味裡含有人體好吸收的葡萄糖、蔗糖與果糖,並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C、礦物質鉀、鎂等營養,而紅肉西瓜更是以豐富的茄紅素著稱,亦含有β-胡蘿蔔素。

然而再好的食材,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西瓜性寒,具有利尿的作用,果肉水分多,因此過量容易頻尿,且對腸胃虛弱、患有腎臟疾病者都會造成負擔,切記要依照個人體質酌量食用,才能達到健康飲食的效果。

 

西瓜應挑選外觀上果型勻稱,且果皮緊實帶有光澤,紋路鮮明可見的果實較佳。

▲西瓜應挑選外觀上果型勻稱,且果皮緊實帶有光澤,紋路鮮明可見的果實較佳。

 

西瓜怎麼挑?

西瓜甜不甜該怎麼挑選?我們可以簡單從外表來做判斷。雖然不同品種的西瓜在外觀上有所差異,但仍是有些大同小異的標準。

首先建議挑選外觀上果型勻稱、完整的果實,且果皮緊實帶有光澤,紋路鮮明可見的果實較佳。因色澤暗沉、紋路模糊者可能為未成熟的瓜果,或是放置時間過久失去新鮮度。

另外亦可從西瓜的頂部與底部判斷,蒂頭處的果梗呈捲曲狀者口感較佳,而過於乾枯的瓜蒂則可能為放放置太久的西瓜。西瓜底部的果臍要選小而窄的,果臍大的西瓜有熟度不足之虞。

若是欲購買切開的西瓜,則挑選果肉顏色較為鮮豔、種籽與周遭果肉空隙小者較為新鮮,因西瓜採收後放置過久,會導致種籽與果肉的縫隙變大。

 

整顆未切的西瓜放置於陰涼通風處可保存4至5天;切開的西瓜則要盡快食用完畢。

▲整顆未切的西瓜放置於陰涼通風處可保存4至5天;切開的西瓜則要盡快食用完畢。

 

西瓜的保存

整顆未切的西瓜放置於陰涼通風處,約可保存4至5天;整顆冷藏則可保存1至2週左右。切開的西瓜要盡快食用完畢,若真的吃不完,建議以保鮮膜嚴密地包覆果肉,或者切塊放入保鮮盒,置入冰箱冷藏,且要盡快在2天內食用完畢,才能享有較佳的風味。

歐盟翻譯人員成AI首批受害者

▲隨著歐盟越來越多使用人工智慧(AI)機器進行翻譯工作,歐盟翻譯部門的員工人數在過去10年中縮減了17%。圖為AI翻譯示意圖。Adobe Stock
第245期
聞天清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之後,人工智慧取代人力工作的爭議也隨之而來。如今歐盟翻譯人員成為人工智慧工具的首批受害者。

人工智慧導致翻譯部門裁員

翻譯人員是複雜的歐盟機構運作必不可少的齒輪,因為每一份官方文本在生效前都必須翻譯成歐盟的24種官方工作語言。一直到數年前,這項艱鉅的工作還是要依靠人力來完成。

如今能以創紀錄速度運行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工具,已經已經取代了數百名為歐盟工作的翻譯人員。作為歐盟總部最大、歷史最久的部門之一的多語種翻譯部門人員編制已經大幅縮減。這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新的人工智慧工具有進一步取代人類的可能性。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歐盟越來越多使用人工智慧機器進行翻譯工作,其翻譯部門員工人數在過去10年中縮減了17%。

歐盟委員會翻譯部門負責人、資深翻譯家馬庫斯.福蒂(Markus Foti)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節省翻譯工作時間。福蒂說:「1999年或其他什麼時候,我會花時間步行到當地圖書館,查看相關文字訊息之後才能輸入電腦。現在則可以將這些時間用在實際翻譯工作中了。」

不過,歐盟翻譯人員認為,雖然這項工作正在適應人工智慧工具,但人為導向因素仍然必不可少。

前歐盟委員會官員斯派理頓.皮洛斯(Spyridon Pilos)曾在2013年負責監督翻譯引擎的引入工作。皮洛斯說:「世界在變化,翻譯工作不能落伍。機器翻譯可以幫助翻譯人員,但不能取代他們,因為翻譯工作總是需要人類專家的驗證。」

 

自2000年開始,新成員國陸續加入歐盟,最終將歐盟官方工作語言的數量增至24種。Adobe Stock

▲自2000年開始,新成員國陸續加入歐盟,最終將歐盟官方工作語言的數量增至24種。Adobe Stock

 

新成員國加入導致翻譯工作量增加

自2000年開始,新成員國陸續加入歐盟,最終將歐盟官方工作語言的數量增至24種,隨著翻譯工作量的飆升,歐盟委員會不得不放棄舊的翻譯系統,因為它沒有能力處理東歐國家的語言。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稱,歐盟委員會翻譯人員的工作量從2013年約200萬頁文件增加至2022年的250萬頁文件。

隨著翻譯工具越來越先進,翻譯人員的人數也越來越少。2013年,歐盟推出一個全新的數據驅動引擎,用於幫助翻譯作業,但僅短短4年,就被一個更複雜、性能更好的翻譯系統取代。這些先進工具物超所值,讓歐盟能以更少的人力完成排山倒海般的歐盟立法條文,但卻讓歐盟翻譯人員付出龐大代價,即翻譯人力逐漸被機器取代。

歐盟委員會稱,歐盟委員會專業翻譯部門的固定員工人數從2013年約2,450人減少至2023年約2,000人。

代表歐盟雇員權益的工會Renouveau et Démocratie主席克里斯蒂亞諾.塞巴斯蒂亞尼(Cristiano Sebastiani)說,在同一時期,翻譯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工作倦怠案例明顯增加。這是由於工作量和執行壓力不斷增加造成的。

塞巴斯蒂亞尼說:「捍衛多語種並不是一場受歡迎的戰鬥,因為它代價昂貴。」翻譯工作職位的減少可能會削弱歐盟的多語種官方語言制度,從而有利於英語。

歐盟委員會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由於外包翻譯工作預算激增,從2012年的1,260萬歐元成長至2022年的2,040萬歐元,歐盟委員會翻譯的工作支出從2012年2,650萬歐元增長至2023年3,580萬歐元。每年招聘新翻譯人員人數則持續下降,從2013年的112人減少至2022年的59人。

歐盟多國終止黃金簽證 泰國成新標的

▲由於涉及國安和洗錢風險,歐盟呼籲歐盟國家終止「黃金簽證」政策。Adobe Stock
第245期
聞天清

在歐盟敦促警示與國內房價飆漲及經濟不景氣下,多個歐盟成員國考慮終止深受中國人青睞的外國人投資房地產以獲取居留權的「黃金簽證」(Golden Visa)政策。反觀亞洲,泰國房地產近期則成為中國人熱衷的投資新標的。

歐委:簽證造就犯罪溫床

與西班牙政府談判的左翼政黨領導人伊尼戈.埃雷洪(Iñigo Errejón)5月表示,西班牙可能終止向西班牙境內投資房地產授予外國人居留權的「黃金簽證」政策。埃雷洪表示,「西班牙的公民身分是買不來的」,而且「黃金簽證」政策導致西班牙國內房價暴漲,迫使西班牙人離開他們的社區,該政策也沒有為西班牙創造任何新的就業機會。

從2013年「黃金簽證」政策開始生效至2022年11月為止,西班牙發放了大約5,000份「黃金簽證」,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最多。埃雷洪認為,這些「黃金簽證」意味著百萬富翁享有「後門特權」,將西班牙變成了「一個經常吸引黑錢的殖民地」。西班牙勞動暨社會經濟部(MITES)沒有證實要終止「黃金簽證」政策。一名官員披露,當局仍在研究各政黨提案,尚未達成任何協議,但考慮推出更嚴格的要求。

歐盟曾發表報告,批評成員國的「黃金簽證」增加了逃稅和洗黑錢的潛在風險,並有涉嫌販賣國籍和護照之嫌。為此,歐盟委員會已敦促歐盟國家終止該政策,並在簽發居留許可時加強審查程序。葡萄牙早先即於2月中旬宣稱,將結束「黃金簽證」政策。

歐盟國家陸續終止黃金簽證

葡萄牙是西歐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國內房價與租金高漲。首都里斯本2022年房屋租金漲幅達到37%。葡萄牙政府2023年2月宣布,將終止「黃金簽證」政策,並禁止為美國出租民宿網站Airbnb和其他短期度假租賃發放新的許可證。

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Antonio Costa)表示,住房危機正在影響各階層的家庭,而不只是最弱勢家庭。為解決住房短缺問題,該國將直接向房東租用空置房屋,為期5年,並將其投放到房屋租賃市場。

自從2012年推出「黃金簽證」政策以來,葡萄牙吸引了68億歐元的外來投資,其中九成投資於房地產。當局共批出11,628個居留許可,中國公民占了近一半。由於突然宣布終止將對外資造成嚴重衝擊與多起訴訟,當局今(2023)年4月已向議會提交簽證的後續計畫,可能將徹底關停黃金簽證所需的過渡期納入考慮。

不過,葡國房地產諮詢公司批評,房價上升主因供需失衡,他們警告,投資者將會去另一個有「黃金簽證」的國家投資。希臘、西班牙仍有「黃金簽證」計畫,但在歐盟委員會敦促下,越來越多國家取消該簽證。愛爾蘭2023年2月無預警宣布停止「黃金簽證」的「人才投資者(Investor in People,簡稱IiP)投資移民計畫,因為至2022年6月23日止,94%申請都來自中國,並需要檢討是否對社會有益;英國因遭質疑對申請人背景審查不足或導致洗黑錢活動,於2022年取消甚受俄羅斯人和中國人歡迎的「黃金簽證」。

泰國地產買盤湧現中國潮

在歐洲移民之路逐一遭到封鎖之刻,另一個亞洲國家成為中國人屬意的新地產移民標的。泰國政府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約有27萬名中國遊客抵達泰國,創下三年來新高紀錄,但遠低於2019年3月大流行爆發前的98.5萬人次。泰國政府預估,今年會吸引至少500萬名中國遊客,其中部分中國人準備在泰國購買房產。

泰國房地產協會會長麥瑟(Mesak Chunharakchot)說:「中國人對泰國的房產肯定有需求……中國人在泰國買房子,送孩子上國際學校,讓父母留在泰國照顧孫子。」在中國買家名單中名列前茅的是首都曼谷等主要城市,以及北部城市清邁、東海岸海灘度假勝地芭達雅(Pattaya)和東北部的伊桑地區(Isan) 或  東北部的伊閃地區(Isan)。2023年初,曼谷新加坡國際學校(SISB.BK)來自中國的學生人數增至400人,在4個校區的3,100名學生中,中國學生比例升至12%~13%,超過2019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6%。雖然泰國規定任何公寓開發項目,外資所有權不得超過49%,但潛在買家仍在湧入。泰國地產經紀人表示,200萬元人民幣在中國一線城市僅能買一套簡陋房子,但在泰國曼谷市中心卻能購買一套豪華公寓養老,成為中國客戶的新選擇。

在中國結束新冠肺炎封控政策後,大批中國人湧入東南亞和澳洲等地購置房地產,用途由投資改為自住,希望在類似傳染病爆發時獲得安全保障,同時預防中國持續升高的經濟風險。泰國正吸引愈來愈多中國人,不僅為了旅遊,而是將泰國當成落腳的第二故鄉。

袁紅冰撞響台海警鐘:台灣攸關整體人類民主事業

▲台海局勢緊繃,兩岸關係已成國際矚目焦點。Adobe Stock
第245期
楊戎真

新冠疫情解封,中國法學家暨流亡作家袁紅冰再度來台,並於5月1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推出《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唯美之靈》兩本新書。由於兩岸局勢險峻,對於出版《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袁紅冰表示,主要是希望提醒國際社會:自由台灣如果隕落,整個人類的自由民主事業將受到嚴重挫折。

長期關注台灣局勢的袁紅冰認為,人類的前途與台灣的命運已然脣齒相依,因為21世紀國際政治的主題,是習近平所推動的共產極權主義全球擴張和自由民主社會對於這種擴張的反制;而征服自由台灣就是習近平推行共產極權主義全球擴張、復興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聚焦點。台灣能否獨立存在,成為21世紀人類自由民主事業一個關鍵性的要素。

 

《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已在台出版。網路擷圖

▲《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已在台出版。網路擷圖

 

袁紅冰強調,通過《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這本書,要「再一次撞響警鐘」,告訴國際社會和自由台灣:「共產極權主義全球擴張的戰爭的鋒芒,已經指向且逼近了台灣的咽喉。」

中國已經進入戰時體制

儘管不少言論認為中共不敢攻台,但袁紅冰指出,中共攻台已不是預判,而是既定的對台策略,且從中國當前的經濟體制、社會控制、供銷社體制、全民兵役等方面,即可看出中國已經進入「戰時體制」。

1. 國進民退

在經濟體制方面,袁紅冰指出當前中國實行「國進民退」,即「國有企業進,民營企業退」。中共幾乎在所有超過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裡,都設立了共產黨的委員會與黨支部,且習近平對中共中央組織部提出要求,兩年之內要實現對民營企業黨組織的全覆蓋。

2. 社會控制

在社會控制方面,中共加強了特務統治系統。在城市裡,每一個居民點均設立警察站,對社會進行全面控制;對農村也加強控制,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派出了所謂「農管隊」(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對中國近10億農民進行全方位的管控。

3. 退林還耕

中國近期推展的「退林還耕」,也表現出習近平備戰的緊迫性。從1998年開始一直到2020年,中共都還在推動的「退耕還林」,突然改弦易轍為「退林還耕」,使得大量林木被砍伐,甚至水泥地、馬路也被挖除,改種糧食作物。

「退林還耕」下,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培育出來的大量林木,現在全部毀掉,馬上進行農業種植。為什麼這麼急迫、這麼瘋狂?袁紅冰說:「習近平希望在今(2023)年就把林地改成農田,明(2024)年就要生產糧食成果,因為他在為台海作戰進行緊急的準備。」袁紅冰指出,中國糧食三分之一以上仰賴進口,一旦展開作戰行動,糧食將成為重大問題。

4. 恢復供銷社體制

另外,習近平恢復了毛澤東時代國家統治經濟下的「供銷社體制」,即中國國內農產品的收購與銷售將由「供銷社」統一完成。一旦作戰開始,中國整個經濟體制就可恢復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統治經濟的狀態。

5. 全民兵役

2022年年底,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預備役人員法》,開始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展開兵役登記,此舉被解讀為武力犯台意圖明顯。此外還在全國各地組建「國防動員委員會」。袁紅冰表示,組建組織需要經費,中共現在經費緊張,卻仍然這麼做,且軍備迅速增長,近年打造軍艦的速度被形容猶如「下餃子」,空軍也不斷推出新型戰機,完善過去的戰機,不斷強化整個中共戰備水平。

與此同時,中共的武裝警察(武警)部隊,不僅要進行警衛訓練,還要進行城市作戰訓練,顯然是要為攻打台灣進行城市戰的可能性預做準備。

假借打貪腐 整肅異己充軍費

至於因為疫情造成「經濟斷崖式下滑」,如何支應龐大的軍費?袁紅冰指出,中共軍費來源主要是效仿清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原則。他認為習近平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核心,就是假借反腐敗的名義,整肅黨內權力鬥爭的異己者。習近平明確要求中紀委書記李希,整肅官員要做到「政治經濟雙豐收」,也就是既要維護其政權統治,又要收繳權力鬥爭失敗者手中天文數字的資產,充作軍費。

袁紅冰透露,據中共體制內良知人士透露,習近平給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李希下達的任務是,在2023年到2025年之間通過政治清洗和整肅,收繳貪官1兆5,000億人民幣的財富,而這些財富主要將投入軍事擴張中。

台灣如何以弱勝強?

面對中共的強勢進逼,袁紅冰認為,台灣要想戰而勝之、以弱勝強,至少要做到幾點:

1. 全民國防

袁紅冰建議,台灣社會急需做到的第一點是要向以色列學習。他認為,以色列得以在充滿敵意的阿拉伯世界中強勢崛起,根本原因是它實行了「全民皆兵,全民國防」的策略,且整個以色列社會有一種「為了自己祖國的生存,每一個國民都是一個為國戰士」的共識。

袁紅冰認為,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為全民國防做了極好的示範。他表示,儘管古人說「商人重利輕別離」,但曹興誠斥巨資成立黑熊學院的意義,不僅讓台灣人看到商人也可以具有熾烈的家國情懷的偉大與高貴的人格,也使台灣真正開啟了全民國防意識的推廣。

2. 用國家意志感動國際社會

一旦發生中共入侵台灣的戰爭行為,袁紅冰認為台灣需有堅定的國家意志,亦即面對任何強權的入侵,自由台灣都將以鐵血戰志與之血戰到底。這種鐵血戰志,要通過台灣強有力的政治領導人表現出來。

而這樣的戰鬥意志和戰鬥行動,將感動國際社會。只有國際社會被感動了之後,世界各國才會真正的對台灣伸出援手,中共入侵台灣的作戰,必然只能以失敗告終。

3. 操控台灣與美國選舉

儘管武力犯台為中共既定國策,但袁紅冰指出,中共一直以來便是執行「戰和兩手」策略,積極準備戰爭的同時,也希望通過統戰的方式,讓親共政黨的候選人成為總統,再簽訂所謂的「兩岸和平協議」,而這也就是台灣的投降協議,實現中共兵不血刃征服自由台灣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任命其親信宋濤(現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主導台海兩岸工作,主要任務就是要在2023年到2024年,通過全面的統戰滲透、文化滲透,主導2024年台灣選舉的政治邏輯,積極支持親共政黨候選人,並竭力阻止其他非親共政黨候選人當選總統。

中共對美國的態度,則是製造社會撕裂與政治紛爭。袁紅冰判斷,中國外交部2023年到2024年底,乃至2025年初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要通過動員中共在美國的全部政治能量,使2024年的美國大選,重現上一次美國大選之後的那種社會撕裂、政治紛爭的局面,使美國無力東顧台灣海峽。

袁紅冰希望透過對台灣的提醒,有利台灣人做出準備,切莫選出讓「國門洞開、開門揖盜」的領導者,也不要讓「恐共媚共、投降主義」的思潮主導台灣的政治意志。他盼望台灣人積極備戰,避免如烏俄戰爭初期,幾百萬烏克蘭難民逃往世界各地的慘事。袁紅冰表明,台灣四面環海,沒有向世界各國避難的可能性,如果台灣人現在還不積聚起全民國防的意志,面臨的將是在中共的攻擊之下淪為政治奴隸,或者由於沒有充分的準備,在作戰的初期承受重大的人員犧牲。

 

中國法學家暨流亡作家袁紅冰來台發表新書《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唯美之靈》。葉俊宏攝影

▲中國法學家暨流亡作家袁紅冰來台發表新書《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唯美之靈》。葉俊宏攝影

 

中共不敢攻台?

至於「中共不敢攻台」的言論,袁紅冰認為是對中共集權專制政治邏輯和習近平專制者本身缺乏基本的了解。他列舉中共數次對外作戰,包括韓戰、越戰以及對印度的戰爭,都是在情勢對中共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的。

韓戰時,美國麥克阿瑟判斷中共不會出兵,但毛澤東卻不惜付出100萬人的代價,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阻止在了北緯38度線。

1962年,剛經過三年大饑荒,餓死4,000萬人,中國國內孱弱,但是毛澤東依舊發動對印作戰,以便在軍中樹立威信,為進行文化大革命抓軍權做準備。

1979年的中越戰爭,當時世界各國,包括蘇聯、越南等,都分析中共不可能進行作戰,因為中國剛經過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整個軍隊沒有訓練,軍備、武備鬆弛,但是鄧小平依然發動了對越作戰,原因就是他要通過對越作戰來掌握軍權。

中共戰略決策非但非理性,且往往是瘋狂的非理性。袁紅冰也指出,當前的習近平閉目塞聽,儘管從理性分析的角度看,中共發動台海作戰失敗的可能性極大,但圍繞在他周圍的幾乎所有人,從文職到軍人,一再傳遞一個信息,就是發動台海作戰一定會取勝,美日也不敢真正的介入戰爭。唯一敢於公開發出不同聲音,在軍中有巨大影響力的原解放軍空軍上將劉亞洲,反而遭到整肅。袁紅冰說:「那些什麼貪腐都是風流罪名,主要的原因就是劉亞洲反對發動台海戰爭,而且他斷言:發動台海戰爭一定會戰敗。」

台商應盡速撤資

至於在中國投資的台商,袁紅冰認為:「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應選擇安全的經營地點,盡可能撤出中國,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因為一旦作戰,台商的所有資產都處於中共的軍事管制之下。

前國大代表、政論節目評論員黃澎孝,也在袁紅冰新書發表會上受訪時表示,作為企業家,對局勢的判斷應該比一般人更清楚,也更了解風險之所在,要順勢而行,調整投資的方向。他表示,這幾年從中共的外匯管制可以看出,台資撤出很多;而沒有去中國投資過的人,則應提高警覺不要受騙,對於一些反向操作,「別人走,你來」的言論,要有所警惕。黃澎孝提醒道:「現在的中國就像是文革前夕一樣,連人身自由可能都會賠上去。為自己安全,離中國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