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男主角
您有多久沒有看國片了? 或許覺得國片沉寂已久,然而,隨著2008年《海角七號》的轟動,國片在最近似乎蠢蠢欲動,有那麼一種蓄勢待發、就要重振往日雄風的態勢。一部部叫好的台灣電影如《囧男孩》、《一八九五》、《爸,你好嗎》、《不能沒有你》、《陽陽》、《聽說》、《艋舺》、《一頁台北》等,使得電影院中,支持國片的人潮似乎又漸漸熱情起來……
這樣的景況,讓台灣的五、六年級生,不由得懷念80、90年代那一段國片的輝煌歲月。那時的台灣影片,不僅撫慰了台灣人的心靈,也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名號。而導演侯孝賢、楊德昌,以及稍後的李安與馬來西亞來台的僑生蔡明亮等,也在國際影壇上建立起卓越聲譽。
其中能夠成為「台灣電影」代名詞的導演,除了目前在好萊塢發展的李安外,就屬侯孝賢了。侯孝賢的電影,如《兒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海上花》等,不僅打動了許多台灣人,在專業領域裡也有崇高的藝術評價。舉一、兩例:日本知名導演行定勳與是枝裕和異口同聲地表示,就是侯孝賢的《兒子的大玩偶》和《戀戀風塵》啟迪了他們對電影的興趣,讓他們日後也走上導演之路,因為,他們也想拍出這樣的影片。另一香港後起之秀導演關本良,也有著一模一樣的經歷與看法。
侯孝賢的影響力無疑是常鋒芒畢露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他的背後,還有一位同屬國寶級的大師,那就是和侯孝賢長期合作、獲得2008年國家文藝獎的電影攝影師──李屏賓。李屏賓也同樣代表著台灣電影人的驕傲。他9次入圍並5次拿下金馬獎最佳攝影,得獎紀錄遍及坎城、紐約、東京、香港、挪威、蘇州,是台灣唯一享譽兩岸三地以及名揚歐美的電影寫實攝影大師。
如今,為了向侯孝賢以及李屏賓這樣國際級的台灣電影人致敬,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以李屏賓為男主角,記錄了這位「台灣人不知道的榮光,卻是多少大師導演背後的那雙眼睛……」影評人聞天祥給予這樣的評價:「我承認第一次看《乘著光影旅行》,到最後淚水有如潰堤,差點無力招架之後緊接要登場的座談。
記錄賓哥,應該是導演姜秀瓊、關本良致敬的初衷。但結果,無論在情感強度或藝術高度上,《乘著光影旅行》都無愧於它所記錄的對象。」《看》雜誌有著和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一樣的心願,就是要記錄能夠代表台灣生命力與感動人心的人、事、物。我們認為,攝影大師李屏賓就是這樣值得記錄的人物。除了進電影院支持國片外,也希望讀者喜歡我們在紙上記錄的這位「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