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精神
「vision」不僅是視覺,更有「洞察力、眼光、夢一般的事物」之意。《看》雜誌在本期的封底推出題為「vision」的副品牌,除了是全球《看》系列的英文名稱,主要的理念是用獨特的觀點帶領讀者看見世界,同時也凸顯《看》系列代表的全球觀點與時代意義。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一書初版於1972年,近幾年再度成為社會科學界重新省思的焦點,因為這本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深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作。約翰‧伯格告訴我們,為甚麼要重新理解「觀看」這件事。
觀看、閱讀,除了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權力,約翰‧伯格還認為:「當我們看著一片景觀時,我們將自身置於其中。如果我們看見了以前的藝術,我們會置自身於歷史。」這樣的見解,將「看」提升至別具意義的高度。本期《看》雜誌專訪了三立電視台資深主播陳雅琳,並作為「VISION」推薦給讀者的「看板人物」。訪談中她親切笑語,無話不談,也分享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我們將為讀者帶來陳雅琳螢光幕後善解人意的那一面,一個不同的面向。讀者在觀看中,也將找尋到自己和這個對象的不同連結。
同時,《看》雜誌也讓讀者看見一群台灣的「隱形冠軍」。隱形冠軍其實並非嶄新的概念,它源自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對德國企業的研究。產業結構與德國類似的台灣,同樣有超過97%的中小企業,這些默默無名的業者,多數對讀者、對其他產業而言並不知名。他們的know how靠自己摸索,資源來自產業鏈的緊密結合,他們群聚的效應就像是「螞蟻雄兵」,未來將會力量無限。
5月20日第14屆總統蔡英文正式就職,台灣邁入了新的里程。蔡英文並非出身政治世家,總統府官網公布的總統傳略說道,她在父母親所經營的汽車修理廠長大。這位女總統的家庭背景,讓專業、靈活、堅韌、打拚的中小企業精神,在她身上展露無遺。而某個程度上,這些精神正是台灣企業最大的特色。
也因此,本期《看》雜誌的「封面故事」再次透過中小企業裡的「隱形冠軍」,喚醒常被遺忘的台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