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祥和的聖誕夜

丹尼爾攝影
第219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他一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順便將美國小鎮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寧靜祥和的聖誕夜

又是歲末。以歐美社會來說,最重要節日當屬闔家團聚、祈求平安的聖誕節。今年因為疫情之故,離別多時、分處各地的家人不一定能夠歡聚一堂,多半只能以遠端視訊聊慰思念之情。

此時,阿丹為台灣的朋友捎來一張美國小鎮的聖誕即景。畫面中呈現的是離阿丹家不到10分鐘路程的鄰家小屋。在黑夜中,簡單雅緻的燈飾將小屋裝扮得無比溫馨,讓人不由得忘卻了2020年的紛紛擾擾。

阿丹也說,在過去一年的「黑暗」中,小屋的「聖誕之光」似乎更顯珍貴。他特別提到右下角突出打光的「耶穌誕生馬槽」裝飾,如今已經難得一見了。但願,這重現耶穌誕生的神聖一幕,能再度賜予世人平安。

選物電商 幫你把品味挑回家

選物電商 幫你把品味挑回家
第219期 2021年1月5日

選擇的超能力

 

文⊙曾允盈

 

 

 

在資訊繁雜、充斥著各種可能的現代,每個人都無法離開時間的洪流,逃不出資訊帶來的綑綁。

「選擇」因此成為這個時代的某種超能力,小至今晚想吃點什麼、生活中哪些習慣應該捨去、了解什麼價值不能放棄,大至從國際紛爭中能夠理出頭緒並且心有定數,在在體現著每一個人心中價值的站邊。

也因為這樣,「提案理想的生活」就成為一種嶄新的需求,進一步在市場上被接受、被買單。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就由各個領域的專家來成為你的提案人,提案喜好、提案品味、提案生活方式。因此雖然「選物店」的商業本質是流通,本來就是挑選好的東西進行買賣,但因時代的變遷,加上各種行銷訴求與包裝,讓「選擇」成為一種專業能力的展現。

對消費者而言,每一次的購買,除了解決生活的問題,買的是美好的嚮往、生活的進步,還體現出自己的選擇是否聰明。

本期封面故事在這樣的概念中,選擇「選物店」的主題。對不少剛開始買賣、經營生意的微型賣家而言,都想立刻找到利潤高的產品或切中市場需求的爆品,卻時常因為忽略選物在這個時代中「選擇」的意義,在尚未找到定位、定義價值時,就倉促開賣。如此一來,或許能夠賺進幾筆,但只要長期經營,仍然必須面對如何聰明選擇的問題。

「我滿喜歡選品店,好的選品店是很有品牌意識和價值的。」採訪數位行銷專家許朝陽的時候,他肯定地說。他分享因為喜歡某家中國風服飾選品店,自己便時常光顧,即使知道同一種風格的服飾,大都來自同一家大量製造生產的工廠,每一次的吊牌也都不一樣,但因為無須再花時間大海撈針,也相信賣家挑選的風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開網站看新品上架了沒。

選物店的提案,和你的受眾志同道合,那就對了。

封面故事

看台灣

旅人視野寧靜祥和的聖誕夜陳荷
活動櫥窗活動櫥窗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企業經營「雙飛輪」:商業模式+獲利模式法意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看中國

看世界

國際視窗中澳大吵架 考驗澳洲決心哨子先生
大千世界善念得救 鬼戰瘟疫曉淨(旅美台人)

看論壇

GOODS

GOODS周到不失禮 年節送禮指南文☉楊櫻淑 圖☉Adobe Stock

看生活

邊走邊看考驗腳力!挑戰台北大縱走之劍潭支線文、攝影⊙楊櫻淑
週六徹夜談我看電影《她們》(上)劉惠宜
影像故事徒步渡河 一個人的極地日記Day4文、攝影⊙方世宇
影劇放映室談「仙俠劇」的仙氣與神韻文☉李智鳴

看古今

看雜誌第219期

NT$128

選物電商 幫你把品味挑回家

近幾年「選物店」(Select Shop,或稱選品店)風氣漸盛,不少選物店主張為消費者挑選商品,帶來某種美好的生活和想像。數位行銷專案的行銷專家許朝陽表示,選品店和一般通路的差別,在於有沒有建立出和消費者溝通的頻率,品牌有沒有獨特的定位。一家選品店透過挑品或某種提案,減少消費者挑選產品的時間成本,就是一個品牌值得溢價的原因。

==============================

打造「選物店」 你知道自己在打哪個量級嗎? ☉曾允盈

良品開飯 嚴選各地名店功夫菜到家 ☉曾允盈

GOODS好東西 挑出新鮮口感與產地之最 ☉曾允盈

泰國學運進入修憲對決與一戰成名的黃色小鴨

黃色小鴨被示威者用來抵擋警方的水柱攻擊,意外成為抗爭象徵。
截自推特
哨子先生

泰國學運從10月擴大規模至今,到本週局勢再度升溫,曼谷街頭水炮車、催淚瓦斯齊發,人民被胡椒水擊倒在地,甚至有人中槍送醫。那畫面像極了香港,如果撇除顯眼的「黃色小鴨」的話。

等等,你說那個洗澡玩具,那個人畜無害的黃色小鴨?

這一切要先從本週的修憲爭議開始談起。11月17、18日,泰國國會舉行「修憲草案辯論會」,並於19日舉行投票,以「刪去法」方式選出最終草案,再進一步辯論,確認並擬定修憲的具體路線與程序。面對決戰時刻,反政府示威民眾16日開始陸續聚集在國會外,試圖以龐大民意施壓國會通過民間版修憲法案。

修憲草案被認為有境外勢力介入

民間版修憲法案主要是公民組織「iLaw」提出,並有10萬名泰國公民的簽名連署。與朝野政黨提出的黨團版本相比,民間版修憲草案最重要的主張,是要求「修憲委員會的200名成員必須『全部民選』」,排除黨團版本「修憲委員需是政治人物或由政府指派25%組成名單」的條件。

除此之外,民間版的修憲框架,並沒有對泰國憲法第一章總則與第二章的#王室條款設置「排修條款」,目的是為了讓全民直選的修憲委員會能「放手制定人民期待的新憲法」。但執政黨與保皇派卻以這樣的理由,認為這法條涉嫌威脅泰國王室地位,這也成為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妥協共識的關鍵理由之一。

在保皇黨勢力的操作下,民間版修憲法案被親政府派定調為境外勢力,甚至說是在金融大亨索羅斯(George Soros)資助下,試圖顛覆泰國的「邪惡手段」,在辯論會上不斷攻擊公民組織「iLaw」的資金來源和刁難程序瑕疵,轉移辯論焦點。

泰政府來硬的直接驅離示威民眾

場外在學運領袖的號召下,超過千人陸續聚集在於國會外包圍靜坐,卻馬上遭大批泰國警方以暴力驅逐。這次警察毫不客氣,向示威者狂射催淚瓦斯、震撼彈,甚至用水炮車向人群噴出含有酸性化學物質的「有色液體」。

泰國政府一改之前低姿態、強調雙方應溝通的和緩態度,這幾日在成功召喚出保皇派「黃衫軍」出來與學運抗衡,並取得國會朝野共識後,帕拉育面對抗議學生選擇直接下重手,甚至有意地派出黃衫軍挑釁學生。顯現先前釋出的善意,全都是「以拖待變」的權衡手段。17日,曼谷街頭進入混亂場面,學生、警方、黃衫軍形成大混戰,過程中還有人開槍(學生聲稱是黃衫軍,警方表示沒看到),造成5人中槍、至少41人受傷送醫,場面相當火爆。

黃色小鴨成抗議象徵

就在這一片混亂的畫面裡,好幾隻大型的「黃色小鴨」莫名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讓人一時之間有點摸不著頭緒——這到底是抗議現場還是嘉年華會?原來這些黃色小鴨,是原先抗議學生想從水路包抄國會,打算搭乘小鴨艇從昭披耶河上岸突襲,結果還沒下水,就先被優勢警力攔截。小鴨艇變成抵擋強力水柱的盾牌,在猛烈攻勢下,慢慢洩氣、壯烈犧牲。

「新的英雄——小小鴨!」

扛著黃色小鴨與警方抗爭,哭笑不得的畫面果然又被泰國網友拿來成為創作梗圖,網路上紛紛出現感謝小鴨、替小鴨哀悼的幽默創作,也有藝術家開始以小鴨為創意發想,製作反政府示威文宣,與香港抗爭的「雨傘符號」有異曲同工之感。

民間版草案遭國會否決

可惜的是,面對如此龐大的民怨,泰國政府絲毫沒有退讓跡象,外頭打得如火如荼,國會內卻在18日正式否決民間修憲版本。泰國國會聲明指出,第一階段辯論後,只通過2項草案,其中一項由政府提出,一項由反對派提出,2項草案皆要求成立45人委員會起草新憲法,但與君主制有關的部分保持不變。民間連署版本草案遭到否決。接下來將由委員會審查這兩個修憲草案,再進行二讀和三讀。

憤怒的民眾轉而朝皇家警察總部前進,在大門口噴漆、塗鴉抗議,表達對泰國警方暴力驅離的不滿。學運領袖隨後在18日晚間宣布示威解散,並誓言25日將會再次集結,連續抗議七日。

有網友說:泰國人已經退無可退。但是在朝野都沒有人願意為泰國人民挺身而出的情況下,這場學運該何去何從,是學運領袖們接下來將面對的課題。

一年換三次總統 秘魯社會分裂何時能解?

秘魯國會17日選出國會議員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擔任臨時總統,這是秘魯從11月9日至今上任的第三位總統。
wikipedia/Ovruni
哨子先生

高雄人一年投三次票不荒謬,秘魯一週換三位總統,讓全世界都傻眼。

秘魯國會17日選出國會議員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擔任臨時總統,這是秘魯從11月9日至今上任的第三位總統,前一任臨時總統梅里諾(Manuel Merino)上任才5天就被迫辭職下台。

這有如荒謬喜劇的情節,起因於廣受愛戴的前任總統畢斯卡拉(Martin Vizcarra)遭受國會不公平的彈劾。2018年,畢斯卡拉以副總統之姿接替因貪腐下台的前總統。無黨派背景的他以反貪腐、限縮國會權力、取消議員豁免權等改革政策,廣受百姓、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民意基礎深厚。

但這樣的政策,同樣也引來既得利益階級不滿。自畢斯卡拉上任以來,總統和國會的關係一直相當緊張。2019年,因為提名大法官爭議,總統與國會槓上,畢斯卡拉宣布解散國會,國會則拒絕聽從命令,並擅自解除畢斯卡拉的總統職位。

該事件一度引發秘魯的憲政危機,抗議民眾包圍國會,反對解除畢斯卡拉的總統職務,原本宣布就任新總統的副總統見苗頭不對,也緊急宣布辭職。隨後在軍警以及國際輿論一面倒向畢斯卡拉的情況下,國會反對黨為主的陣營才乖乖解散,並於2020年1月重新選舉,結果反對黨大敗。

2020年11月初,秘魯國會臨時發起彈劾,聲稱掌握證據,指控總統畢斯卡拉在擔任地方首長時期,曾經收受逾60萬美元的回扣,並在法官尚未審理判決的情況下,9日火速通過彈劾,隔天由國會議長梅里諾接下臨時總統職務。

與其說彈劾,倒不如說是一場明目張膽的「政變」。

對於國會的控訴,畢斯卡拉嚴正否認,表示一切都是虛假指控,但仍坦然接受結果下台。然而,國會一方面指責總統貪腐,但自己也深陷貪腐風波,130位議員中有60位涉貪。加上今年疫情因素,秘魯經濟將近一年停滯不前,大多數民眾面臨食物短缺、繳不起房租等生存問題。國會卻在這時搞政變,讓民眾忿忿難平。

畢斯卡拉的下野,讓數以千計民眾走上首都利馬(Lima)與多個城市街頭遊行示威,抗議國會。「我們的國家已經被一群老鼠接管!」13日在法官對畢斯卡拉發出「限制出境令」後,民眾激昂的情緒再度被點燃,警民衝突在街頭持續上演,抗議者向警察投擲煙火和石頭,警察則回敬橡膠子彈和催淚彈驅散人群,最後造成至少27人受傷、2名年輕人死亡,民怨一發不可收拾。

在龐大輿論壓力下,甫上任的梅里諾15日宣布辭職,結束他5天短暫的總統之旅。國會迅速在16日選出新任臨時總統薩加斯蒂,薩加斯蒂屬於中間派紫黨(Morado Party),過去曾擔任世界銀行官員和工程師,今年首度當選國會議員,無明顯色彩的他被認為是目前秘魯政府過渡時期最適合的領導人選。薩加斯蒂將擔任臨時總統直到2021年7月,期間他必須帶領秘魯順利完成明年4月的國會大選。

國會結束投票後不久,薩加斯蒂走出國會大樓,向大樓外的民眾示意,首都多數民眾對薩加斯蒂的當選表示歡迎,暫時緩解秘魯的緊張局勢。

他在當選總統的首度發言中說:「今天不是慶祝的日子。」「我們無法回頭,我們沒辦法讓他們起死回生,但我們可以從國會和從行政部門開始行動,不要再讓類似事件發生。」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政治動盪、疫情導致的經濟重創,以及傷痕累累待修補的民心,薩加斯蒂的短期任務相當艱鉅。

《印花樂x米力》藝術家聯名系列 以浪漫文學打造平易近人風格生活

圖說:印花樂X米力再次聯手推出聯名系列
編輯部

印花樂x米力再續前緣,推出如童話詩篇般的聯名圖案

繼2017年合作後,印花樂與藝術家米力再次攜手合作,聯合打造2020年末如童話詩篇般溫暖、浪漫的生活美學。不同於2017年聯名系列,以台灣原生的黃相思樹、印花樂孕育根基的大稻埕為創作靈感;2020《印花樂x米力》藝術家聯名系列,皆來自於米力今年的最新創作, 有靈感來自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我是貓》的「黃花與無辜貓」、《小王子》中那朵令人嚮往的「玫瑰花」、以及《尋找幸福的青鳥》的「幸福白鴿」。三款聯名圖案,不僅帶有著米力插畫特有的溫暖色調、以及如寓言故事一般的浪漫情懷,希望藉由有時寧靜溫婉、有時可愛俏皮的印花元素,來療癒大家的內心。

印花樂聯名

圖說:小屋面紙套黃花與無辜貓布置於米力工作室。

印花樂聯名2

圖說:藝術掛簾幸福白鴿布置於米力工作室。

生活風格家為你打造平易近人的生活美學

米力除了以插畫家的身份被大眾所熟識外,更是帶領起台灣日系雜貨風潮的第一人, 本次聯名系列特別貼近米力的生活,從妝點居家生活、日常實用、衣著服飾等多個面向設計系列商品,其中以『買花袋』以及『藝術掛簾』最為吸睛,前者為了喜愛花藝的米力量身打造、後者為最實用的藝術品,希望透過布料平易近人的特性,讓大家隨著米力的腳步,一點一滴逐漸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

推出線上訂製服務,讓居家佈置煥然一新

透過印花布製品,可以輕鬆變換居家佈置,不僅隨時可改變風格、還能打造視覺亮點,也因應著印花樂粉絲對居家生活的品味要求,印花樂 x米力》藝術家聯名系列上市,同步推出3款居家佈置組合,即日起在印花樂線上商店可輕鬆選購,讓米力溫暖的印花圖案點亮你的生活。

印花樂聯名款

圖說:使用印花樂訂製餐具畫具袋作畫的插畫家米力。

 

黃花與無辜貓

名為無辜貓的可愛黑貓,創作靈感來自於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我是貓》一書:「我是貓,沒有名字。」,是米力2020這一年最新的創作圖案,以各種俏皮姿態徜徉在花朵之間的牠,宛如是喜愛花藝的米力化身。

玫瑰花

小王子與他的玫瑰花,那獨一無二、令人嚮往的愛情,也是最燦爛絢麗的存在。不論在朝陽或是月光照耀下,它都依然如此美麗著!

幸福白鴿

「尋找青鳥就會找到幸福!」,在童話故事之外的我們,也在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幸福,就讓代表著幸福、和平的白鴿,為我們捎來幸福的話語吧!

 

農業電商正夯 「設計」一段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農時鮮食 Eat Fresh!」新品發表。
編輯部

12月7日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農時鮮食 Eat Fresh!」新品發表,帶來十家台灣新創電農新品品牌。

電商,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推動在地食材的運用

隨著科技及宅配電子商務技術進步,「農業電商」因為貼近民生需求而成為關注焦點,網路購物亦發展至生鮮農產品,後疫情時代加速消費者增加在網路購買生鮮食品的趨勢,形成一股疫後消費的新商機。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品牌輔導專案」已邁入第三年,協助輔導進入電子商務銷售的小農發展品牌,給予包裝設計改善。透過電子商務的傳播力量,將品牌故事及經營理念擴散至各地,促使品牌經營者,能發展多元通路,強化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民收益。

設計研究院

圖說:津美妙餐廳為小農品牌,設計食譜同步的農情饗宴。

設計研究院

圖說:台灣設計研院輔導的電農新品牌「魚你守護」。

設計研究院

圖說:台灣設計研院輔導的電農新品牌「春禾奉狸」。

設計,讓小農更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傳遞農產品質量與價值

電商既然是讓小農最接近消費者的新市場,更考驗品牌及設計的影響力。這次新品發表會有10個來自台灣設計研院輔導的電農新品上市,從專業栽種、養殖、初級加工、區域整合,設研院用設計陪伴小農跨出品牌的第一哩路,將設計導入品牌合作,媒合協助小農和設計公司合作,建立品牌與優化包裝設計。

設計導入電農品牌協作,除了美感,更要創意策略。西伯里設計協助台南青農,讓「幸福良食」社會企業,得以將背後81位平均70歲老農「青銀共農」的模式,得以具象化為「幸福千千歲」自有品牌,引發黑豆乳青銀共享食尚;圈點設計深入台灣最早的毛豆產區,協助台南市新市農會,創造一點都不胖的「三月半」鮮即食毛豆品牌,讓綠金農業也能滋潤在地市場;思渥品牌攜手辰農農產,催生頂級鳳梨品牌「HOUYI后羿」,一顆售價800元的鳳梨,從鳳梨頭吃到鳳梨尾,台灣滋味一點都不馬虎;點睛設計將循環設計落實在農業品牌實踐,結合「春禾奉狸」善用每一吋鳳梨皮肉的極致美味,更以鳳梨果皮纖維製作包裝,讓永續意念在消費者心中扎根。

另外,設計研發也深入採後流程、包裝與印刷,設研院也協助台南歸仁的青農品牌「歸農好棧」,改採OPP防霧袋蘆筍包裝,串聯農企業及電商通路跨產業合作,既降低商品損耗,也提升品牌形象、進軍新通路。

疫後生活大大增加了自煮比例,面對新的農業電商市場,設計不只要美,更要讓食材成為你家餐桌上的美味風景。設研院今年邀請津美妙餐廳創辦人之一的妙家庭廚房謝妙芬老師,為10個小農品牌,設計了食譜同步的10道農情饗宴,從產地到餐桌,設研院與農業及電商美味跨界,攜手農委會用設計挺好農業。

「透過網路平台將農產品由產地直送至消費者手上」已成為一種消費體驗及趨勢,產銷結構簡化,農民利潤相對提高,電子商務發展也牽動農業產銷鏈。農委會將持續輔導,期望透由設計與問題發掘,促進農民間與電商平台的合作,提升小農經濟。

 

 

https://www.dropbox.com/s/j6mbgq44auo6ha6/3min-20201206-2.mp4?dl=0

「農時鮮食 Eat Fresh!」推出十家農業電商品牌。

 

 

國美館「台展復刻」 再現日治時期台灣美術風貌

▲局部圖:郭雪湖〈新霽〉作品。國美館提供
第218期
謝平平

台灣歷經不同殖民時代,人才折翼,許多經典作品從此難見天日。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於今年投入「台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畫,將1927至1943年之間的十六回台展、府展的圖錄重新出版,並策劃「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讓民眾一睹讓日人驚嘆的台灣經典作品。

1920年至1930年,是台灣文化人才輩出的年代。1927年首次舉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掀起了畫壇不小的漣漪,更是台灣進入另一個美術新時代的開端。

「台展」舉辦十回後,由「台灣總督府教育局」接續辦理,改稱「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一共六回。後因太平洋戰爭啟動之故,府展暫停辦理,台灣也進入嚴格控管物資年代,而當年發行的展覽圖錄也成為當年台灣美術風貌的重要紀錄。

文化部推出「前瞻基礎建設—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為早期藝術家建立檔案與文獻紀錄,國美館委由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進行蒐集與調查,今年3月出版《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

前輩藝術家的作品遺落各方,為籌劃「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國美館除自有收藏品,也向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李梅樹紀念館、李石樵美術館、郭雪湖基金會、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等借展。

展場規劃仿照當年的東洋畫部、西洋畫部展出,包括了中部藝術家首次入選台展的〈豐原一角〉,葉火城(1908~1993年)當年只有二十歲,該作描繪了其故鄉豐原景緻。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左)、策展人林明賢(右)共同開箱郭雪湖〈新霽〉作品。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左)、策展人林明賢(右)共同開箱郭雪湖〈新霽〉作品。國美館提供

 

「台展三少年」之一的郭雪湖(1908~2012年)自然也在展出之列,國美館向北美館商借〈新霽〉,當時的郭雪湖不滿三十歲,但已名滿天下,他以細密風格繪製的風景,被稱為「雪湖派」。〈新霽〉在第五回台展獲得「台展賞」,描繪芝山岩風景,與〈圓山附近〉同為郭雪湖代表作。

 

陳澄波長孫陳立栢(右)現任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將陳澄波素描冊〈松邨夕照〉贈予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左)。國美館提供

▲陳澄波長孫陳立栢(右)現任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將陳澄波素描冊〈松邨夕照〉贈予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左)。國美館提供

 

此外,陳澄波(1895~1947年)油畫作品如〈西湖斷橋殘雪〉與素描筆記,也在展出之列,讓民眾有機會能一睹畫家手稿,體會其內心所思。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表示,記錄藝術家永遠不及藝術家的凋零,而今從各大美術館商借的作品,使「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更加豐富,除感謝美術界的支持,也期盼民間單位共同合作,成為推動台灣美術發展的典範。

 

 

 

「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8日至2021年4月11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301、302展覽室

《海邊走走》影評之二 尋獲垂憐之道

▲《海邊走走》電影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場景都是在「Hope Gap」礁岩的鏡頭。Adobe Stock
第218期
李智鳴

(續前期)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講述一位成年的兒子面對自己父母的離異經歷,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現在已年過七十的他就是當年的那位兒子,他直等到雙親去世之後才把這故事拍成電影。但電影並沒有偏重在威廉.尼克森以兒子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情,他試圖持平地呈現觸礁了的婚姻雙方的想法與狀態。

電影呈現出戰爭失敗後的慘烈撤退,沉重的傷者拖累了馬車,延誤了逃亡的速度,所以馬車夫會有意地讓馬車往崎嶇的路徑奔去,顛簸的道路會將傷者震出車外以減輕重量。遺留在路面上的傷者將逐漸挨凍、死去。一般人都會將此視為意外,沒有人回頭看。

父親在家門前立定,然後重複了這一句:「沒有人回頭看。」之後才邁步走向屋裡。

這是父親的起始。

從一個兒子回思父母分手的那個過程,電影《海邊走走》敘述的自然不只是那個過程,還得包括兒子對整件事情的理解與詮釋──讓慘劇遺落於地,不要回頭看!這雖然看來殘酷,為的卻是不讓大家一起死!這是兒子對父親的詮釋。

人間有萬種的無可奈何,拋開對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其中的一些。此時,人能如何度過?

「我曾經來過這裡」走過死亡幽谷

剛走進屋裡的父親聽見母親說了一句:「我曾經來過這裡(I have been here before)」。然後母親向不明所以的父親解釋說:「我應該為自己正在整理的詩文選集取這個名字。」意思是不管你經歷過什麼,都有人早你一步,化為文字。

當母親被父親猝然甩脫於地時,兒子努力陪伴著母親,以免她受凍而死。在母親逐漸回暖後,他協助母親建立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的詩文網站,讓人們在不同的人生情境裡,比如「感覺寂寞」、「痛失愛人」、「婚姻瓦解」、「找尋希望」之類,得以搜尋前人相仿的經驗,在相關的詩文裡尋求慰藉或感動,汲取生命的力量。

這是導演(兒子)的心得,應該也是這部電影的初衷:所有的故事,即便飽含著眼淚與絕望,都能在昇華之後,成為後人的指路燈。一如電影最後,兒子總結自己對父母的情感時說:「你們已然老去,卻一如既往,在我的前方,在路的前頭。」

孩子們仰望著父母,為將來人生的風雨積累應對的記憶,「如果你走過了,我也知道我可以承受。」即便自己成長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父母仍在前頭向我們展示著。

走過了死亡幽谷,創造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網站,意味著在導演的認知裡,自己的母親是偉大的,因為她成為更多人的母親──在前路模糊、彷徨失措,無力前行時,指引著後來者。所以兒子最後總結說:「一開始我想要拯救妳,但最終,我卻只能頌揚妳。我的母親,我生命最初的女人,我的溫暖和安慰,我的安全感,我的尊嚴。」

「Hope Gap」 希望的海角與缺口

電影第一個場景是在「Hope Gap」,那是兒子童年時的「希望角」海岸,幼小的他在礁岩中尋寶,從來不曾問過陪伴著自己的母親:「妳快樂嗎?」

電影最後,也是凌空俯視「Hope Gap」礁岩的鏡頭,由遠而近地緩緩掠過獨立在岩礁盡頭已然成年的兒子。此時,旁白是這樣說道:「握住我的手,我們再走一回那條老路,最後一次,然後,放手讓我獨立……」之後,鏡頭越過了礁岩,只剩無盡的粼波海洋。

當母親茫然立足在斷崖頂端(徘徊在自殺邊緣)時,兒子也是帶她前往「Hope Gap」,在這裡他請求母親,如果真的忍受不了這種疼痛,如果真的想要解脫,請事先告訴他,讓他有機會道別。

電影原名為「Hope Gap」,這不只是希望的海角,也是希望的缺口。這才是導演最終的觀點。

父親一直努力地成為母親希望的模樣,後來他放棄符合母親的希望,過著自己希望的生活,所以電影裡的父親是「沒有問題了」的狀態。有問題的是母親,她希望丈夫與自己一起經營婚姻,甚至從沒想過他會放棄,她的傷痛來自這希望的缺口如此巨大。而父母不能相伴終老,對子女來說難道不也是一個缺口?

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隨口能引用詩文、機敏、言語犀利,卻又能理解他人的母親,怎麼能不讓文學氣質濃厚的導演(兒子)崇敬呢?他對她的尊敬與頌揚斷非虛言。也因此,他對母親也有著深深的不捨。

「以前有三個不快樂的人,現在只有一個。」當母親離開「快樂的兩個人」,走出父親與情人同居的屋子時,導演凌空撒下了垂憐的樂音,是莫札特《C小調彌撒曲》樂章之一「垂憐經」(Kyrie),「上主!請憐憫我們!」此時的母親在濱海的公路,在一直向前延伸的公路上駕著汽車。這是兒子對母親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他對母親的痛苦體會得如此深刻,以至於願意接受母親若真的承受不了而自殺的選擇,雖然他同時懇求她能走過這場痛苦:「如果你走不下去了,那我就知道這(人生)路程太艱難,痛苦太久長,我會知道最終是不快樂贏了。如果你能堅持繼續下去,那我就知道不管多糟,我也能堅持到底。」

雖然如此,但或者,他並不能真正理解她。所以在電影裡我們不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變化的歷程。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垂憐的盡頭:實踐愛

在對父親的總結時,兒子是這麼說的:「我的父親,是我生命最初的男人,我的良師和裁判。他是我確信自己將會成為的那種男人。」

在父親與母親的差異裡,最重要的是在信仰上。在兒子第一場回家的戲裡,導演就讓我們知道了這個差異,後來他還強化了這個差異的重要性。母親曾有一次要為兒子禱告,她問:「如果禱告有效的話,你是否會再度信神?」兒子搖頭反問:「如果禱告無效的話,你是否會放棄信仰?」

母親說自己不會,她很誠實地說,她試過了,她也希望自己能不相信。

後來母親成為生命線的志工,在一次電話輔導裡,導演讓母親對著電話那端企圖跳崖自殺的人說:「那看起來是垂直的,其實不然,有許多突起物,跳下去就會撞到。很不公平對吧?你知道還有什麼更不公平的嗎?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信仰的話,你的人生痛苦到你決定結束它,結果你才發現你會(因自殺)下地獄。」

雖然母親在路邊瀕臨凍死的危機中活了過來,但是我們不能真正了解活過來的因素何在。只是因為有兒子放假時回來陪伴嗎?又或是因為兒子的懇求?

導演說,他母親生前一直希望能夠知道他對這個婚姻的想法。但是,我猜想這位母親希望知道的並不是兒子是否站在自己這邊,而是母親能從兒子的看法裡看出他與神的距離。或許這是母親最大的期待:希望兒子再度信仰神。

當兒子以「父親戀愛了」來打消母親對父親復合的要求時,他就否定了母親對婚姻的認識,而這認識來自對神的信仰。他不能理解母親的信仰並不是在彌撒時念了十七遍的垂憐經;他並不理解神不是要我們因為愛了而結婚,而是要我們在婚姻裡去學習愛。

如果母親真的是因為兒子的一番話而堅強了求生的意志,那斷然不是因為兒子的懇求,而是因為母親對兒子的愛。愛是道路,在實踐愛的道路上,方能承受赤焰灼身之痛,方能寬容地殷殷等待著兒子再度回身,它也因此成為母親自贖之路。能夠多大地實踐「愛」,也標誌了一個生命的境界與高度,而這才是神要我們做的。

書香揉合咖啡香 在蔦屋書店沉醉美好時光

▲蔦屋書店南港店一樓手扶梯前呈現有如科幻電影裡未來世界的場景。
第218期
文、攝影☉楊櫻淑

在網路書店問世後,實體書店日漸式微。然而,實體書店的存在意義,或許不僅止於「買賣書籍」,其文化意味與歷史價值,除了成為人們的心靈寄託,在今日店家為求生存而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也慢慢開展出了另一片天地,例如來自日本的「蔦屋書店」。

 

書店對面(鏡中反射)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山林。

▲書店對面(鏡中反射)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山林。

 

全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

1983年,蔦屋書店創立於日本大阪府枚方市,而名為「蔦屋」的原因,則是取自創辦人增田宗昭的祖父所經營事業的「屋號」(在日本古代,一個家族根據自身的特色,如職業或所在地而取的名稱),可說承襲傳統又別具特色。

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曾於2013年初評選出「全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The 20 Most Beautiful Bookstores in the World),亞洲地區有四家書店獲選,其中一家是台北市東區的「好樣本事」書店,另一家則是日本東京的代官山蔦屋書店。

蔦屋書店的經營團隊是「Culture Convenience Club」(簡稱CCC),旗下除了書店,另一個重點是影音出租,爾後也跨足文具雜貨、餐飲業等,如今其自我定位為各種生活面向的提案者。2017年蔦屋書店開啟海外展店計畫,首先選定台灣,第一家就是位於台北的「TSUTAYA BOOKSTORE 信義店」,TSUTAYA即為「蔦屋」的日文發音。接著松山站前店、內湖店、南港店陸續開幕,2018年前進台中,今年更進軍高雄。

 

甫於去年底開幕的「TSUTAYA BOOKSTORE 南港店」。

▲甫於去年底開幕的「TSUTAYA BOOKSTORE 南港店」。

 

全台最大的蔦屋書店

而甫於去年底開幕的「TSUTAYA BOOKSTORE 南港店」,是目前全台最大的蔦屋書店。首先從CITYLINK南港店A棟一樓搭乘手扶梯,抬頭一看,眼前是讓人忍不住驚呼的畫面:左手邊是一整面書牆,在嵌入上方的大片鏡子反射下,形成有如科幻電影裡未來世界的場景,是非常吸睛的入口,也總是引來無數訪客駐足拍照。喔對了,每逢開店時間前這裡都會出現大排長龍的奇觀,初次見到的人可能會以為是什麼名店推出限量商品呢。

 

路易莎的沙發區讓人一陷進去就不想離開。

▲路易莎的沙發區讓人一陷進去就不想離開。

 

來到二樓,台灣在地咖啡品牌「路易莎」的英文店名躍進視野……「咦,這裡不是書店嗎?」沒錯,此處的特色是書店結合咖啡店,打造出獨特的「Book & Cafe」:先找一個喜歡的位子,再點一杯飲料,就可以任意挑選最多三本書在位子上閱讀。這對書迷和咖啡控來說簡直是天堂呀!當然,小心別弄髒書籍,並請閱畢歸位。

 

「冰滴咖啡牆」是路易莎的亮點之一。

▲「冰滴咖啡牆」是路易莎的亮點之一。

 

有別於日本蔦屋書店攜手星巴克,台灣蔦屋書店選擇與路易莎合作,打造書香揉合咖啡香、別出心裁的閱讀體驗。全店以無論對書店和咖啡店來說都很適合的木質材料與色澤為基調,營造出令人感到療癒的氛圍,路易莎的櫃檯旁還有一面「冰滴咖啡牆」,可以看到咖啡一滴一滴注入咖啡壺的過程,是店內的亮點之一。

由於全店占地500坪,人們可以在寬廣的店內自在走動,尋覓中意的書籍或日式小物。單純看書或是與友人相約聊天,舒適的沙發區讓人一陷進去就不想離開。若是帶筆電來工作,那麼窗邊的座位區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窗外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山林,採光良好。

 

書店中央巨大的環狀書架區,右方則是親子閱讀區。

▲書店中央巨大的環狀書架區,右方則是親子閱讀區。

 

店內中央巨大的環狀書架區,有著一整圈附帶小桌子與飲料架的座位,是很貼心的設計。相當受歡迎的親子閱讀區,彷彿小山洞的空間裡有各式童書,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享受溫馨的共讀時光。而一應俱全的日本雜誌區,則提供喜歡收集贈品的哈日族挖寶。

 

療癒一下吧!圖為書店裡的台灣花草茶品牌「小草作」。

▲療癒一下吧!圖為書店裡的台灣花草茶品牌「小草作」。

 

累了,可以走到一旁逛逛特色店家,或是晃到外頭,在開闊的環境吹吹自然風、伸懶腰、呼吸新鮮空氣;餓了,也有供應日式餐點的「WIRED CHAYA 茶屋」;黃昏時分,這裡也是觀賞夕陽與晚霞的好地方。即使沒有任何目的,在蔦屋書店也能消磨一下午。